一.越南贸易的基本情况
中国与越南贸易的产品是基于自身优势资源而展开的。具体而言,越南出口的商品偏向于自然资源,以初级产品为主,主要包括原油、煤炭、果蔬、矿产、木器、橡胶和农产品等;进口的商品则倾向于工业制品,主要包括纺织品、机电产品、化工品、成品油及钢材等。由于中越两国各自比较优势的不同,互补性依然是双边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征。处于革新开放初期的越南,需要大量的工业制品,中国机械设备的物美价廉,正好可以满足越南产业发展的需求。譬如,我国的五金、化工品等对越出口比重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越南的蔬菜、水果、咖啡、矿产品、木及木制品等优势资源在中国的份额也不断增加,缓解了中国市场的部分资源压力,并为轻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越南加入WTO之后,国内市场体制转型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渐进式的变革促进本国经济快速增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全面改革关税制度,采用国际统一分类法,实施新进出口税率,关税率平均降低1%到6%,取消出口补贴和进口配额,并与多国签订最惠国待遇协议;第二,鼓励进出口,建立出口奖励基金,颁布关于进出口货物物流的管理法规,简化海关手续,大力吸引外资;第三,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研发力度,注重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的提升,培养新兴优势产业;第四,加强银行在双边贸易结算中的作用,巩固企业合作关系,严厉打击边境走私。
二、中越贸易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尽管中越两国的进出口额增长迅速,双边贸易总额也呈不断上升态势,但由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限制了可贸易产品的范围,相对较弱的贸易能力导致双边贸易总量规模偏小。同时,建立在要素禀赋差异基础之上的贸易合作模式,使双边贸易格局严重失衡,主要表现为中国长期对越南保持出口顺差的关系,且贸易顺差额逐年增加。长期的贸易失衡使双边贸易的可持续性与互惠性遭受诸多阻碍,一方面,不仅不利于两国经济贸易的长远合作与健康发展,而且对越南的贸易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级产品已无法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贸易结构的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双边贸易的提升和领域拓展。虽然越南出口到我国的商品数量多达百种,但是以农产品和原材料为主,包括煤、矿产品、大米、果蔬、咖啡、木材及其木制品、橡胶及其制品和水产品等,皆为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而中国出口至越南的200多种商品中,以制造业为主,包括机电设备、汽车、药品、电子及电脑零配件、纺织品及其制品、化工产品等,商品技术含量普遍较高。总体而言,双边90%的贸易范围主要在机械电子设备、纺织业、农业产品等少数领域。
1.进一步调整我国对越南出口商品的结构
从中越两国间贸易商品构成上来看, 中国出口到越南的商品主要是制成品, 而越南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则多是原料性商品或半制成品。但是,近年来随着越南经济的发展及其工业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越南出口到中国的制成品贸易额也在逐渐增加, 最终导致竞争加剧。因而我国应尽快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将对越南的出口从竞争性产品转向为互补性产品。
2. 我国应加强对越南市场的调查,保持对越南出口的平稳增长
首先, 外贸企业的产品出口前要提前在越南市场做好调研, 搜集相关信息 , 全面掌握越南企业的生产能力、市场销量、质量标准和价格水平。其次,要实行适当的价格策略, 优质优价, 防止对方反倾销的行为发生。我国的纺织业和其他低技术产品一直具备良好的发展势头,而自动化、加工业、工程类产品构成的中等技术产品发展相对缓慢,但对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至关重要。因而,现阶段在“科技兴贸”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增加人力资本、资金、核心技术研发等方式投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大力支持中等技术产品的发展,待其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强有力的竞争之后再重点扶持高技术产品的生产与发展。
3. 充分运用贸易救济手段积极应对反倾销调查
第一,面对对方的反倾销的调查, 外贸企业不能惊慌失措,应沉着应对,积极应诉。只有应诉才有机会争取权利获得胜利, 不应诉则意味着放弃权利,那就只能遭受失败。第二,当对方提出反倾销调查时,应组成一个统一应对小组,包括政府、行业或企业联合起来,甚至还可以把越南国内反对实施反倾销的利益集团联合起来, 共同对越南高层决策机构展开游说和公关, 最终使其放弃反倾销调查。第三,是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维护企业和行业的正当利益。在一定情况下,行业协会可以代替政府组织企业应对反倾销,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结语
一方面, 贸易摩擦的加剧使中国失去了一部分出口市场份额 , 特别是对以越南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中国企业打击沉重;另一方面也损害了越南国内部分企业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结合中越交往历史来看,尽管中越贸易摩擦所涉及的金额不算太大,导致贸易摩擦的责任也主要在于中国外贸有意所为,所以开发越南市场需要趁早,因为中国外贸企业会做的产品,越南或早或晚地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