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星巴克为什么有中杯 罗永浩中杯星巴克视频

星巴克为什么有中杯 罗永浩中杯星巴克视频

去过星巴克的人应该知道 , 柜台上放的杯子只有中杯、大杯、超大杯三种 ,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没有小杯?简直逼死强迫症啊!

1

从星巴克中杯咖啡说起

视频中 , 罗永浩要点一杯中杯咖啡 , 但星巴克女服务员反复指着眼前的三个不同型号的杯子对罗永浩说 , 最小的才叫“中杯” , 中间大小的叫“大杯” 。罗永浩说 , 我明白你指的是大杯 , 但是我要中间的那个中杯 。但服务员还是说 , 对不起 , 这是大杯 。被一再羞辱之后 , 罗永浩恼怒的自打数个耳光后离去 。对此 , 罗永浩在一次现场活动中说 , 过去三年中 , 他曾被星巴克服务员说了8次 , 星巴克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文章插图

对此 , 星巴克给出了回复 , 表示将提升服务水平 , 为喜爱星巴克的顾客提供与众不同的星巴克体验 。星巴克在回复中解释 , 为确保顾客杯型选择准确 , 有时会再次与顾客确认 。对于这种不痛不痒的回复 , 很多消费者并不买账 , 不少网友表示 , 星巴克不仅没有透露出改变杯型称呼及服务的意愿 , 还为自己做辩解 , 实在是有些傲慢 。

2

“比例偏见”决定杯型选择

星巴克的杯型设置很有意思 , 关于“Tall(中杯)、Grande(大杯)、Venti(超大杯)”还引发了罗永浩的一次“较真儿” 。

文章插图

不过在国内很少看到“小杯(Short)”星巴克 , 一个“隐藏的小杯”作为重要的“价格锚点”很容易把用户的决策目标锁定到中杯、大杯 。我们在设计产品时也通常会考虑参照物 , 在杯型比较与价格的差异出现时 , 用户自然就有所倾向 。

文章插图

在“参照物”、“价格锚点”的设定下 , 用户的感知就形成了一定的“比例偏见” , 我们会自然而然的进行比较 , 3元能多喝83ml的感知(消费者几乎不会现场计算 , 大部分以视觉判断大小差异)可以促进快速决策 。

文章插图

我们做了一个小调查 , 调查人群以专业咖啡社群成员和学生、白领为主 , 共收集有效问卷116份 。在“星巴克咖啡杯型中 , 你最常选的是哪一个?”这个问题的调查中显示 , 59.48%的人群选择了Grande(大杯) , 26.72%的人群选择Tall(中杯) , 13.79%的人群选择Venti(超大杯) 。

在“选择Grande大杯是因为什么?”的问题中 , 46.38%的人群选择了“中杯量太少 , 大杯刚刚好 , 超大杯喝不了” , 33.33%的人群是因为“习惯选择中间的” , 18.84%的人群是因为“划算 , 感觉价格比较另两个杯型便宜”……

文章插图

可见 , “杯量适中”的感受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

然而还有33.33%是因为“习惯选中间的” , 这一点也是人们的惯性思维 , 商家正好“利用”此思维 , 设计3种杯型供选择 , 一般人在3个同类别不同规格的产品上选择 , 会以“择中原则”进行 , “小的不够 , 大的浪费”的心理驱使部分用户选择了Grande(大杯) , 这两种心理与行为习惯就占了选择Grande(大杯)人群的79.71%。

在上一个图表中可以看到26.72%的消费者选择Tall(中杯) , 一般在消费者选择Tall(中杯)时 , 星巴克服务员会说一句话:“只要加3元就能升大杯 , 您需要吗?”

文章插图

“大杯美式”是28元 , 服务员这句“加3元升级28元的大杯” , 一下就提醒了用户 , “差价才3元 , 很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