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术是将脾脏摘除的一种手术方式,脾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周围淋巴器官,能够产生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因子,若其发生病变可威胁人体健康,因此脾切除术广泛应用于脾破裂、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等引起充血性脾肿大等脾脏疾病。该手术为住院手术,通常需住院1-2周,若出现相关并发症则可能延长住院时间。
脾切除术临床可分为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和开放式脾切除术。
1.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伤口美观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脾脏切除新方法,现在腹腔镜牌切除术已经成为一项较为成熟的手术方式,但其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费用花费也较大。
2.开放式脾切除术:开放性脾切除术的适应症是腹腔镜脾切除术失败、脾脏创伤的急诊脾切除术、没有必备的腹腔镜技术或没有腹腔镜手术条件。开放式手术的视野较腹腔镜手术好,且费用较低,但其创伤大、恢复慢,现如今逐渐被腹腔镜所替代。
脾切除术一般属于急诊手术,当有明确适应症时需尽早进行,以防止病变进一步扩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
脾切除术的费用与医院、地区、病变程度、术式等因素有关,一般在正规医院行脾切除术,大概手术费用在20000~30000元左右,具体费用以医院给出价格为准。脾切除术属于医保可报销的手术,具体报销比例以当地医院为准。
脾切除术较为成熟,术中若严格无菌、熟练规范操作,一般不会出现较大风险。若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在术前未能纠正,则术中可能会出现大出血,严重时还可出现休克表现,应严格止血,最好采用电凝止血。此外由于脾的有较多的邻近器官,术中可能造成其损伤,一经发现需及时进行修补治疗。
1.切口感染:主要是由于术后护理不当或术中未严格无菌等因素所致,表现为切口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切口不愈合或裂开。需要及时更换切口敷料,并合理使用抗生素。感染严重者应拆除感染部位缝线,彻底清除脓性分泌物,待感染控制后再行缝合。
2.腹腔内大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内。常见原因是脾窝创面严重渗血,脾蒂结扎线脱落,或术中遗漏结扎的血管出血。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并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者,应迅速再次剖腹止血。术前注意纠正可能存在的凝血障碍,术中严格止血是防止此类并发症的关键。
3.膈下感染:术中严格止血,避免损伤胰尾,术后膈下置管有效引流,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4.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并不多见,但如发生在视网膜动脉、肠系膜静脉、门静脉主干等,会造成严重后果。一般认为其发生与脾切除术后血小板骤升有关,故多主张术后应用肝素等抗凝剂预防治疗。
5.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PSI):是脾切除术后远期的一个特殊问题,临床特点是起病隐匿,开始可能有轻度感冒样症状。发病突然,来势凶猛,骤起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乃至昏迷,休克,常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OPSI发病率虽不高,但死亡率高,50%患者的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治疗应及早应用大剂量抗生素,维护支持重要脏器功能等。
6.肝性昏迷: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患者做脾切除术后,有发生肝性昏迷的危险。诱发肝性昏迷的原因有术中出血过多、术后低血压或休克的时间过长、手术及麻醉的时间过长、术后发生腹腔内出血或食道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术后并发严重感染或伤口裂开腹水漏出等。术后一旦出现性情或精神改变,应警惕肝性昏迷发生,若同时出现肌肉震颤、定向障碍及举止失常时,即可做出肝性昏迷的早期诊断。怀疑为肝性昏迷,不等诊断明确,就要按肝性昏迷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脾切除术已经非常成熟也更加安全,一般不会出现较严重的后遗症。由于脾为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脾切除术后,可能会使人体免疫力低下,以及可能出现腹腔积液。
为预防下肢静脉、深静脉血栓,可将下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并在膝关节下垫宽大的软枕,使膝关节微屈,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下肢肿胀,增加舒适度。可在护士指导下穿弹力袜,增强双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如有条件,也可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泵。通过周期性加压、减压的机械作用加速下肢血液回流,增强下肢纤维蛋白溶解的速率,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目的。
1.脾外伤:左上腹或左肋部穿透性损伤及闭合性损伤引起的脾破裂或包膜下破裂,自发性脾破裂,以及手术中损伤等,均可引起致命的大出血,须立即行脾切除术止血,挽救生命。
2.游走脾(异位脾):由于脾蒂过长,脾可过度活动而成游走脾。甚至出现脾蒂扭转,造成脾坏死。无论脾蒂扭转与否,均应行脾切除术。
3.脾局部感染:脾脓肿常发生在脓毒血症后,如脓肿局限在脾内,可行脾切除术,如脓肿周围炎症已波及脾的四周,则仅能做引流术;局限性脾结核,也可行脾切除术。
4.肿瘤:原发性肿瘤比较少见,但不论良性的(如血管瘤)或恶性的(如淋巴肉瘤)均应行脾切除术;转移性肿瘤较多见,大多数已广泛转移不适宜手术。
5.囊肿:上皮性、内皮性和真性囊肿;非寄生虫性假性囊肿;寄生虫性囊肿(如脾包囊虫病);均易继发感染、出血、破裂,应予切除。
6.胃体部癌、胃底贲门癌、胰体部、尾部癌、结肠脾曲部癌行根治切除术时;无论有无脾的转移,为清除脾动脉周围或牌门部淋巴结,均应行脾切除术。特别是肿瘤与脾有粘连时,更应一并切除脾脏。
7.肝内型肝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者;肝外型肝门静脉高压症;脾动脉瘤,脾动一静脉瘘及脾静脉血栓等引起充血性脾大者,均应行脾切除术。
8.其他脾功能亢进性疾病: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适于年轻患者,首次发作,经药物治疗半年不愈;慢性反复发作者;急性型,药物治疗后不能控制出血(儿童宜在1~2周内手术)和早期妊娠的患者(4~5个月内手术)。②先天性溶血性贫血,适于药物(激素)治疗无效者;长期用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无法继续用药者。④原发性全血细胞减少症。⑤再生障碍性贫血,使用药品治疗无效,骨髓检查存在代偿性增生者(周围血内网织红细胞检查多次为零者不宜手术)。
脾切除术没有绝对禁忌症,15岁以下的患儿或有溶血危象者,不宜行脾切除术。
1.家属应了解脾切除术的必要性、手术原理及过程、术后注意事项等,及时准备住院必需品,以及陪伴患者,减轻其恐惧心理。
2.患者若术前应对术区进行备皮,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卫生,吸烟患者在术前要戒烟2周以上。
3.术前会留置胃管、尿管,患者需积极配合。
4.医生会详细同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情况,以及手术风险和注意事项,家属需配合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以及麻醉前需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进行脾切除术前需要完善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测血细胞了解是否存在血液病、感染性疾病,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另外,还需要做凝血四项检查以及肝肾功能等,了解患者自身的凝血功能等情况,排除手术禁忌症。同时还需要进行CT、核磁、B超检查,以明确脾脏的位置、性质,保证手术安全。
脾切除术大多为全麻手术,为避免术中患者对麻醉药品产生不适而引起呕吐反应,建议术前保持空腹8小时,具体饮食注意事项应遵循医嘱。
一、腹腔镜下脾切除术
1.体位及穿刺孔:患者可取头高脚低右侧倾斜仰卧位,左季肋部垫高,术者位于患者右侧,也可取改良膀胱截石位,术者站在患者两腿之间。脐下缘10mm穿刺孔作为观察孔,剑突下5mm穿刺孔及剑突和脐连线中点10mm穿刺孔作为操作孔,左锁骨中线肋缘下12mm穿刺孔为辅助孔。腹腔压力为12~14mmHg。
2.腹腔探查及副脾切除:全面地探查腹腔和盆腔,包括大网膜,寻找副脾,一经发现应立即切除,一旦行脾切除后副脾就更难定位。除了分期手术外,小网膜囊的探查推迟至胃短血管切断以后。
3.脾周围韧带的处理:以无损伤抓钳向下牵拉结肠并挑起脾下极,可以暴露并切断脾结肠韧带及脾下极分支血管;向右下方牵拉胃暴露并切断胃脾韧带;挑起脾下极暴露并切断脾肾韧带﹔切断胃脾韧带后挑起脾上极可以暴露并切断脾膈韧带。
4.脾蒂的处理:切断部分胃结肠及胃脾韧带后,于胰腺上缘游离并结扎脾动脉。切断脾周围韧带后(或剩余脾上极脾膈及部分脾胃韧带),可切断脾蒂,可以线型切割吻合器切断脾蒂,也可将脾蒂血管于近脾门处分别钝性解剖后以钛夹夹闭或结扎再切断。
5.脾脏的取出及引流:完整切除脾脏后,将其装入塑料袋,钝性扩大左上腹12mm穿刺孔,由此提出塑料袋上口,捣碎脾脏并分次取出。脾窝放置橡皮引流管,由左上腹穿刺孔引出腹腔。
二、开放式脾切除术
1.患者取仰卧位,左腰背部垫高。用安尔碘消毒皮肤,铺无菌巾及手术单。
2.探查及显露脾脏。一般做左上腹经腹直肌切口向剑突方向延长。进入腹腔后先探查脾脏大小和周围有无粘连以及肝脏有无病变。如脾脏不大,周围无明显粘连,可用手沿脾脏外侧向上分离,必要时将粘连带钳夹、切断、结扎,直至脾的上极完全与膈肌分离。外伤性脾破裂进入腹腔发现仍存在大出血时,应先用手捏住脾蒂,以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进行其他处理。
3.结扎脾动脉。如果脾脏巨大或脾周围有广泛粘连,最好先结扎脾动脉,使脾缩小,减少术中出血。钳夹、切断、结扎胃结肠韧带右侧后进入网膜腔,在胰腺上缘切开脾动脉所在的后腹膜,轻轻分离脾动脉,用7号线结扎脾动脉。脾静脉位于动脉的后方,门脉高压症者脾静脉压力增高、管壁薄、周围粘连多,因此分离脾动脉时容易被损伤,引起大量出血,应引起注意。
4.游离脾脏。通常先分离、钳夹、切断脾结肠韧带,游离脾脏下极。当脾的外后侧、上极均已分离,即可将脾托出腹部切口,注意托脾时要小心,勿将脾蒂撕裂。然后向内下牵拉脾脏显露脾肾韧带及脾膈韧带,大部分可以用电刀分离,个别较粗血管应予以结扎。脾胃韧带上端内有胃短动脉、静脉,钳夹、切断、结扎时不可滑脱以免造成大出血,主刀应用左手示指和拇指从上往下掐住再进行钳夹。
5.切断结扎脾蒂。充分游离脾脏显露脾蒂后,用3把大弯钳夹住脾蒂,注意勿伤及胰尾,在靠脾的两钳间切断脾蒂、去除脾脏。如有副脾应一并切除。脾蒂断端用双7号线结扎后再做贯穿缝扎,必要时可将脾动脉、静脉断端再分别结扎一次。如脾脏储血较多、做好收集并过滤后回输。
6.检查脾窝,缝合关闭脾肾韧带、脾膈韧带,并将脾蒂包埋于其中。以温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检查无出血后,于脾窝放置双套管引流,经腹壁戳孔引出,逐层缝合腹壁。
临床上大部分脾切除术的麻醉方式主要为全身麻醉,在一开始打麻醉药的时候有疼痛表现,术中一般不会出现疼痛。
脾切除术大约为1-2小时,手术时长和患者年龄、术式、病变程度、并发症等有关,因此具体时间存在一定差异,以实际情况为准。
脾切除术一般为全身麻醉,患者一般会在术后10~30分钟开始苏醒,苏醒后注意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表现,若无则可移回病房行术后常规护理,若出现严重并发症,则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对症治疗及观察。
1.手术后宜取平卧位,防止颅内压降低,出现头痛。
2.为防止术后切口破裂出血,翻身动作宜轻柔,避免受压。
3.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污染切口。
4.居室要保持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5.保持心情舒畅,以促进病情恢复。
6.注意引流管,避免弯曲、打折。
脾切除术后一般无特殊用药。若有感染风险,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常规使用头孢类抗生素预防感染;麻醉药效消退后,伤口会有疼痛的情况,严重患者可适当服用止痛药物。对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给予护肝药物治疗。
脾切除术后需要禁食,给予胃肠减压,通常2天后拔除胃肠减压,患者可进流食。待恢复后应注意合理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多摄入含丰富蔬菜纤维以及维生素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
脾切除术属于住院手术,一般术后恢复较好,无其他不适者,1-2周即可出院。若术中出现相关并发症或手术复杂者,则可能需要住院并对症处理,具体住院时间需根据患者情况制定。
脾切除术后一般1个月左右即可恢复正常生活,但恢复时间受个人体质与手术方式的影响。
脾切除术后患者应注意休息,在创面愈合前尽量避免运动。1个月后根据身体条件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量,坚持锻炼,如步行、慢跑、太极拳等项目,促进机体代谢,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脾切除术出院后第一次复查一般安排在术后1周左右,目的是了解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有无出现相关并发症。
脾切除术出院后要注意合理饮食。脾切除术后要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少吃盐多的食物,也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避免进食粗糙、干硬、温度过高的食物,蛋白质的摄入应根据肝功能情况而定。禁忌饮酒、抽烟。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稳定的情绪,对恢复十分重要。平时注意锻炼,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按医嘱及时复诊,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