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一家五口卧轨自杀东北偷肉曲婉婷

一家五口卧轨自杀东北偷肉曲婉婷

59岁东北失独妇女自杀身亡,夫妻俩患多种疾病负债十几万,自称「活不起」,反映了什么问题?2020年,5月17日上午9点20左右,59岁东北失独妇女孙玉华离开人世,她服药结束了自己苦难的人生。她的去世给了我们警示,应该多关注失独家庭,他们是很需要关心的群体。

孙玉华生于1961年,丈夫林郁庆生于1959年。当年青年招工,两个人一起进了新成立的丹东纺织厂,孙玉华与林郁庆在纺织厂认识后组建了家庭,很快有了女儿。为了响应国家计划生育号召,他们只要这一个孩子,但是日子还是过得很温馨的。但是这个家庭很快就迎来了灾难。

先是上世纪90年代经济改制,迎来下岗潮。1999年,纺织厂倒闭,孙玉华与林郁庆都成了下岗工人,为了生活两个人开始到处打零工。孙玉华给人做饭,后来又去给人当保姆照顾小孩。林郁庆会木匠活,就跟着孙玉华的三哥孙忠武一起做装修工。日子很苦,但是一家三口在一起还是觉得很幸福的,还是过得下去。但是这个家庭又迎来了最大的灾难:2008年,他们在快客汽车公司当售票员的女儿在车祸中身亡。

女儿去世后,孙玉华与林郁庆两个人都垮了。林郁庆患上抑郁症,整夜睡不着觉,就像脑子坏掉了似的。林郁庆先后患上脑梗、癫痫,继而脑瘤。从丹东到沈阳,再到北京,几次病情危殆,但是因为没钱一直拖到2019年7月在北京完成首次脑瘤手术。手术后的林郁庆只有两三岁小孩的智力,又有耳聋、肝病,既照顾不了自己,也顾不上妻子。

孙玉华的情况也不好,她各种犯病,得了肾结石、胆囊炎、脑梗。为了治病,孙玉华花光了积蓄,还从兄弟姐妹那里借债十几万。卖掉了金首饰,还打算卖掉房子。孙玉华多次向人抱怨“活不起”,曾经尝试了种种办法自杀,在养老院就两次尝试注射胰岛素自杀。

2019年9月,没人照顾的孙玉华与林郁庆老两口被双方的亲人送进了元宝区的一家养老院。但是后来大家发现养老院的收费高条件不是很好,所以老两口生病后又回了自己家居住。

今年5月16日,孙玉华因为脑梗打了一下午的吊瓶后回了家。她的三哥孙忠武给她做了饭,说好了明天再来看她。可是三哥走后,孙玉华服下了从养老院偷来的半瓶安神镇静药物阿普唑仑。晚上6点多,孙玉华的丈夫林郁庆发觉不对劲,打电话给姐姐和孙忠武“啊,啊,啊”喊叫。孙忠武明白妹妹肯定出事了,赶过来把孙玉华送到丹东市第一医院抢救。但是很不幸的是,孙玉华于5月17日上午9点20左右离开了人世。

孙玉华自杀后,被称为傻子的丈夫林郁庆像发疯一样,冲向妻子的遗体,他的心里对妻子还是有着深深的依恋和爱。林郁庆目前由已经快70岁的三姐照顾,情况也不是很好。孙玉华的三哥孙忠武说,丧女之痛,是孙玉华,林郁庆夫妻俩后来一系列疾病的根源。

要多关注失独家庭。

据有关部门的样本统计:

中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约有1.9亿人,这一年龄段的年死亡率为万分之四,因此每年约产生7.6万个失独家庭,按此统计,中国的失独家庭至少已超百万。

孙玉华的悲剧给了我们警示,应该多关注这些失独家庭了。他们当年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只生育了一个孩子,唯一的孩子不幸去世后,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就成了孤苦无助的人了。他们不能享受天伦之乐,病痛的时候也没有孩子陪伴,经济条件不好的失独家庭就过得更难了。

民政部已经表示,失独老人将参照三无老人的标准,由政府来供养。2014年起,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为城镇每人每月270元(伤残)、340元(死亡),农村每人每月150元(伤残)、170元(死亡),建立动态增长机制。

但是我们还应该关注的是这些钱够用吗?要是像孙玉华,林郁庆夫妇俩一样生病了怎么办?要是拿不出钱治疗,身边又没有孩子的陪伴和照顾,就很容易走向极端。有关部门应该多关注他们,当他们经济条件不好的时候,保证他们有病能得到免费的救治,也能够安度晚年。

失独家庭日趋增多,失独老人现象应该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根据社科院的一项研究称,中国目前已经最少有100多万时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卫生部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7.6万个失独家庭增加,《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断:中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会有1009万人在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这些数据都表明,我国的失独家庭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如何保障这些失独家庭的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反映出的问题一:独生子女及失独家庭养老压力巨大!

59岁的失独妇女孙玉华最终选择死亡,应该说是一种警醒,其实不光是失独老人,即使是儿孙满堂的很多老人也同样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尤其独生子女家庭,一个孩子供养老人是很吃力的,想想如果夫妻两人都是独生子女,赶上两边老人同时生病,这可真的是巨大的压力,毕竟自己的日子还要过,孩子也还需要照顾,而老人又离不开人,如果请人来帮着照顾,一个是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另一个肯定也不如自己的子女照顾的更加细心和舒服,所以是面临种种巨大的压力!独生子女健在的都这样,而失独家庭的压力就更加的可想而知了!

反映出的问题二:未雨绸缪的工作还不够到位,不够细致!

当下来说,中国的养老模式依然是养儿防老型的,相比较而言,社会承担还是太少,太不够!就比如早就已经存在了多年的各地的敬老院和养老院,直至今日,依然没有得以有效规范化的运作,这也是很多老人不愿意入住的最根本原因,老人最信任的还是自己的子女,但是又有几个子女可以全职全身心的放下一切,专职伺候老人呢?毕竟所有人也都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顾,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反映出的问题三:养老防老的配套措施还不到位!

就像现在的新建小区都需要预留配套幼儿园一样,我觉得下一步小区配套养老院也应该提上议事日程,其实这个没必要完全政府投资,比如可以吸引一部分企业投入,其实对于企业来说做慈善也是应有之意,对于当下来说,我觉得没有什么比投资养老问题这项慈善更加可以吸引人的眼球!

另外对于养老院的人员投入问题,其实也没必要全部聘用外来人员,比如所有入住的老人的子女可以根据工作性质轮流来这里值班,包括打扫卫生,包括照顾老人起居生活,这样既可以解决老有所养,也可以解决老年人不愿意进入养老机构的问题,关于费用的问题,有退休金的可以从退休金里面支出,没有退休金的老人可以通过以房养老,或者通过公益基金解决一部分等形式来统筹解决!

总而言之,包括失独老人在内的素有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确实应该引起所有人的高度重视来了,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我们不能等到问题越积越多的时候才想办法去解决,应该统筹社会上所有的力量,一起行动起来,创新养老模式,真正能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活不起是因为疾病,而不是因为失独,就是有孩子,两个人的病情,也是让人活不起,不要在借钱了,因为你们的病治不好,生老病死顺其自然,不要再坑亲人了!

2008年孙玉华年仅23岁的女儿在车祸中丧生,自此夫妻俩成为“失独者”,2018年丈夫先后患上了脑梗、癫痫、脑瘤等重度疾病,于是孙玉华带着丈夫来往各地治疗,2019年7月,丈夫的手术还没有结束,她自己又患上了肾结石、脑梗,本来家里将所有的钱都给丈夫用来治病,这次丈夫的病还没好,自己又要治病,但家里已经没有钱了,于是为了活下去,孙玉华向亲戚朋友借了十几万元的外债治病。自己身患重病,丈夫现在又是痴呆的状态,外面又有十几万元的外债,这一切都让孙玉华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在此期间她尝试过多次的自杀但都未成功,就在今年的5月16日,在她第三次脑梗手术前夕,她偷偷服下了从养老院偷来的半瓶安眠药自杀。

我们从整个事件的经过来看,最终导致孙玉华轻生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爆发点:

一是失独造成的困境。自己女儿在23岁时因意外过世,自此之后夫妻俩后半生一切都得依靠自己,自己的生活、养老、去世等等,这些资金的支出全部要依靠自己。而在女儿去世后,一系列的变故,导致了最终结果的发生。

二是疾病的困扰。夫妻俩先后得了重病,一开始是自己的丈夫,脑梗、癫痫、脑瘤,但是孙玉华的身体还可以,如果仅仅是丈夫得病自己康健,孙玉华也能继续支撑下去,即便生活清贫,但健康的活着就好。但是丈夫的病尚未康复,而且变成了痴呆,自己又患上了脑梗等疾病,一方面丈夫需要自己的照料,另外一方面自己还需要别人的照料,两个老人都有病,彼此都照顾不了对方,这样的生活必然是绝望的,这也是压垮孙玉华的最重要的原因。

三是钱的压力。丈夫得病,孙玉华自己每月多少可以挣点生活费,但是当自己也生病后,她为了治病向亲戚借了十几万元的外债,而疾病已经让自己和丈夫彻底丧失了工作挣钱的可能,也就是说从自己得病开始,整个家庭财务变成只出不进,让这个家庭彻底丧失了经济来源,但是与此同时,夫妻二人疾病治疗仍旧需要大量的费用,这让孙玉华感到了生存无望。虽然辽宁对“失独”家庭扶助金每人每月为610元,这对于身体健康的失独家庭来说是很大的帮助,但是对于孙玉华这样的家庭,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如何避免像孙玉华这样失独家庭再次发生类似的悲剧呢?我认为这要从几个方面来谈:

【1】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对失独家庭的扶助要分类对待,不能一刀切。目前从国家到省市对“失独”家庭都有帮扶的相关政策,而且扶助金也逐年在提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就比如像孙玉华这样的失独家庭,两个人身体都有重病,但他们拿的扶助金和其他失独家庭一样,而这些扶助金对于他们家庭来说根本就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大问题。在下一步,我们的这个帮扶政策中,能不能进行一下分类,对失独家庭分成几类,并明确相对应的扶助金,尤其对身患重病的失独家庭要提高扶助资金,提高扶助金对他们的作用度。

【2】从社会层面来来讲,应该对失独家庭构建起联合帮扶工作格局。国家省市都有明确的政策文件,如何将这种政策的效果发挥到最大,还需要社会各个阶层的参与,首先是社区,社区要对所辖范围内失独家庭的整体情况有全面清楚的了解,尤其是身患重病的失独家庭,要对他们及时给予帮助和帮扶。其次是志愿组织,所在市、区的支援服务组织部门,对失独家庭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工作,及时为他们提供各项生活上、疾病治疗上,以及心理干涉等方面的服务,提升失独家庭快乐生活的信心和信念。第三个层次是社会上的爱心机构。其实可以通过政府引导的方式,建立起失独家庭爱心基金,吸引更多的有爱心的企业家、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设定一套扶持的标准和流程,凡是符合扶持标准的失独家庭,这个爱心基金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扶持和支持,重点解决失独家庭的养老、治病等等棘手难题,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在以上三个层次的帮助之下,我相信失独家庭即便遭遇困难,最终也能迎刃而解,给他们带去生存的希望,才能避免类似孙玉华这样的事情发生。

“失独”是一种人生无奈,谁也不愿意这样悲剧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但是一旦遭遇了,我们就要勇敢去面对,毕竟活着才有希望。

我老家前年还是大前年就有个得病后自己喝药死了,不过是偷偷喝的,不想连累儿女……

年轻时总是希望自己和大部分人不同,特立独行潇洒人生,看不惯他人的庸庸碌碌。但是谁都有年轻的时候,现在的安于现状很可能是头破血流之后的选择,没有谁比谁更加清醒,大家都是普通人。

我觉得老年如果能身体健康,有没有儿女都是快乐的,如果一身病痛,有没有儿女都是痛苦的,你以为大病缠身没有儿女死的痛苦,但你不知道的是,如果大病缠身,父母之爱子女,看着自己拖累他们把他们拖死的样子,更痛苦。

失独人刘香兰,曾多次帮助孙玉华。

首先,没解决问题不代表没有效果,至少会稍微提升一点老人的生活质量,比如,岛国就大力的发展介护。大大提升了一部分中等收入老人的生活质量,至于那些没钱的,也通过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来改善生活。老龄化和少子化是因为某一个时代大量的出生人口和后期逐年的生育率降低造成的。如果人口平滑过度的话,老龄化不会这么严重。

康复医院住院期间,孙忠武拍下妹妹走路的背影。

还有,我们不要一提到岛国就觉得都是老人,根据最新的厚生劳务省的统计,现在的生育率已经维持在1.1左右了,虽然比2.1的生育率差了一半,但是老年人在人口比重中占比越来越少,也就是说,不管曾经因为老龄化多狼狈,至少现在,已经开始慢慢的走出来了。随着发展,这类现象越来越少,尤其是医保体系构建起来之后。所以我们必须要发展,不发展凭现有的医保依旧杯水车薪,不发展凭现有的资源帮不了更多人,不发展就不能在不动公共教育基本盘的情况下给这些生活凄惨的人更多的补助,你看看,他们一年才拿多少?

近一年内,孙玉华治病的部分医药单据。

他们能不能纳入保险,如果国家抽出更多的钱去补助,这个钱从哪出?加税?教育?军费?基建?不发展只能做梦!所以不止要发展,还要大力发展!你应该祈祷它能发展得更快,而不是停下发展,发展一停,回归80年代那种没有“正常死亡的老人”的社会,简直轻而易举。除非,蚕食我们的教育基本盘,抹杀中国下一代的未来,蚕食我们的军事基本盘,抹杀中国的国际地位,蚕食我们的建设基本盘,让所有人在十年后体会到有车没路的快感。否则哪怕是为了这些死者,为了将来不出现这样的事,我们也必须发展,大大的发展,快快的发展。发展,这不是时代的需求,这是底层人民的活路,是那些被遗忘的6亿人应得的未来。

近一年内,孙玉华治病的部分医药单据。

小时候常听长辈说谁家老人得大病了,基本去医院待几天,如果需要几万块钱治疗的话,大部分都会选择放弃治疗,回家等死,然后眼看着一个老人因为不是很严重的病慢慢恶化折磨死,小时候听到这些总会觉得悲凉又无可奈何,不过这几年这类的事情应该少了许多(我老家桂林)。

很多老人本身寿命快到了,器官老化了,各种疾病缠身,勉强维持生命,老人的生活质量很低,很痛苦,如果住ICU的话,一天就能花掉子女一个月的工资,ICU住的久了,没有治愈的可能,子女就会发生矛盾,老人时日无多,其他人的生活总得继续下去,都是普通种地打工的,一般也就把老人接回家等死了。能在ICU待个十天半月,这已经是很孝顺的子女了,如果你曾经在ICU病房外守过病人的话,一定能理解这些人。

2016年10月14日,孙玉华和哥哥们自驾到大连庄河海滨游玩,兴致很高。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概率问题。就像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谁可能更富有的概率问题。像教育资源丰富的小孩和教育资源贫困的小孩读书谁成绩更好的可能性的概率问题。就像注重身体健康的人,和不注重身体健康的人相比谁更长寿的概率问题。没有事情是绝对的,任何事情都是概率问题。在资本社会又能怎么办呢,每个人唯一拥有的只有身上的劳动力,其他的一切都逐渐被剥夺走,想拥有一些保障必须背上沉重的代价。人在这套社会体系下不过是工具罢了,有用时尚且榨干最后一分力气,没用了,唉。到了最后连守卫自己财产保障的能力都没有了。养儿路上到处都是刮骨刀。老时,儿女中年,正为社会奉献一切,还不知道有无余力照料。底层人勉力求生,还能谈什么孝顺!付出一切,苦苦挣扎,也难求得老年安稳。老无所依!

有道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谁料想两个苦命人有缘逢。

车祸烧死独生女,

夫妻多病倍受穷。

债台高筑负债累累,

看不起病必然活不起,

满目凄凉山重水复水复山重。

盼望年年好,

偏偏是老来多病病更催人老!

病痛折磨着希望,

希望成为了失望,

失望又成为绝望。

终于,还是选择了那条陌生而又熟悉的不归路。

是人间无爱吗?

不!

政府的补助对于她那是杯水车薪啊!

是脆弱轻生吗?

不!

那是看破红尘寻求解脱的无奈,是视死如归的从容!

能奋斗到今天,她堪称英雄!

愿英雄一路走好。

事件回顾

2008年,孙玉华年仅23岁的女儿在一场车祸中被活活烧死,夫妻俩自此成为“失独者”。

女儿死后,老伴林郁庆患上抑郁症,整夜睡不着觉。

而孙玉华,成了这个失独家庭的顶梁柱。

时间过去了8年,孙玉华,似乎逐渐从失独的阴影中走出。

然而,命运并未眷顾到这个家庭。

失独之后,孙玉华与老伴儿相继患病,成了压死这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8年,在照顾93岁老母亲去世后一年,老伴儿林郁庆的各种病就犯了:先天耳聋、脑梗、癫痫,继而脑瘤。

紧接着,就是妻子孙玉华各种犯病。他们的日子,再也没缓过来。

2018年,老伴林郁庆先后患上脑梗、癫痫,继而脑瘤。

从丹东到沈阳,再到北京,老伴病情危殆,一直拖到2019年7月在北京完成首次脑瘤手术。

谁知,丈夫的手术还没结束,孙玉华又得了肾结石、脑梗。回到丹东后11个半月里,孙玉华陷入痛苦的绝境。丈夫耳聋,手术后成为智障;

孙玉华则一次次因脑梗发病,手术、医药、康复、养老院,花光了积蓄,并从兄弟姐妹那里借债十几万。

她卖掉了金首饰,还打算卖掉房子,但由于手续问题未能完成。

高血压、脑梗、胆囊炎的痛苦,丈夫的痴呆,让她彻底失去了生的欲望。

她一次次向人抱怨“活不起”,尝试了种种办法自杀。

今年5月16日,第三次脑梗手术前夕,她服下了从养老院偷来的半瓶安眠药。

5月17日,在医院抢救一夜后,因无法洗胃,孙玉华离开人世。

失独者:谁都想好好活,但心里有阴影

我们看着一个坚强的母亲,在失独之后,在疾病一次次的侵扰之后,逐渐倒下。

这个悲伤故事的背后,我们也看到“失独群体”的挣扎和绝望。

倾注全部心力去培养的孩子,突然消失,圆满的家庭一瞬间被击碎;

年过半百,“再孕”的可能性基本为0;

更有一些失独老人,配偶难以承受丧子之痛离世,失独+失偶,晚景凄凉;

未经历者,都难以想象,每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每一年孩子的生日,忌日,是一种怎么样的折磨。

再听到别人叫“爸爸”“妈妈”的时候,是怎样的难过?

然而,更令人揪心的是,像孙玉华这样的失独老人背后更大的失独群体,还有迅猛的增长情况。

据数据显示,2050年,中国失独家庭将超过1100万。

1100万,放在14亿人口的中国,并不算多,但是如果这样的小雨点撒到一个家庭的头上,那就是灭顶之灾。

中国传统家庭观念里,基于养儿防老和传宗接代的考虑,孩子不仅是血脉的延续,同样也是精神的寄托。

子女的离开,带走了老人最后的人生寄托和活力,他们的余生,都只能用来消化这一份难过。

孙玉华也曾说“谁都想好好活,但是心里有阴影。”

是啊,有多少人能够过了心里这道坎呢?

中国老人:不敢病不敢老

在整个事件中,失独固然是一方面原因,而另一层原因,则是夫妻二人接二连三的重病彻底击垮了这个家庭。

在中国,很多家庭是承受不起一场重病的。一些老人甚至为了不拖累子女,选择自杀。

据新闻报道称,中国老人的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5倍。子女害怕老人生病,只得拼了命的赚钱,以备不时之需。

而老人,唯恐拖累子女不敢病,不敢老,只得多跳广场舞,尽量让自己多健康几年。

在重大疾病面前,人,往往都是无力的。因病致贫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没有经历过一场疾病,就不会知道钱是怎么没的,人又是怎么没的。

而每一个人都要面临疾病与生死,每一个家庭都要经历这样的取舍。

要钱还是要命?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老人更是是儿女的法定义务。

然而当丧失劳动力、没有生活保障的老年人无法体面地活,甚至无法体面地死,将是这个社会最真实的人伦悲剧。

这个时候,是需要国家用完善的福利制度和医疗政策来兜底的。

最近10多年来,国家对“失独”家庭的扶助实施各省差异化标准,并不断提高。

其中,辽宁省的“失独”扶助金从2017年的每人每月340元提高至500元,2019年再提至610元,即每年7320元。

但这对身陷重特疾病的人,只是杯水车薪。

年轻人:爱惜自己,不致父母失独

据新闻报道,30-50岁英年早逝的人群中,由于过度疲劳引起的致命疾病占比95.7%。

80、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过劳死的风险转嫁到一个家庭,就会引发失独。

所以,这样的事情,很可能会发生在我们身边,可能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从某种程度上看,失独的孙玉芳,是个极端的个例。

因为,和普通家庭相比,失独家庭面临着更大的养老困境。

而普通家庭中,为人子女的我们,也许能做的,只有老生常谈的那几句:爱惜自己,不致让父母失独,赚钱和常回家看看。

爱惜自己,不致父母失独,是最基本的前提;多赚钱,可以让我们面对疾病时多一些选择的权力;常回家看看,可以减轻老人的心理压力。

作为个人,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老人更是是儿女的法定义务。

于社会,鳏寡孤独皆有所养,是目标。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家庭和子女是老人养老的依靠所在,但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降临,靠家庭养老正在转向靠政府和市场养老。

怎样让老人安享晚年,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这是急需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这是一个老无所依的故事。这个故事中只有一个失独妇女在自救、互救,结果失败了。

失独问题是自执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就开始存在的风险问题,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这一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一个家庭的失独风险。

失独伴随着的是情感的流逝。如何填补这些失独老人的情感需求是我们应该探索的。

问题一:失独老人的情感缺失

很多研究发现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往往伴随着的就是无尽的悲痛,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失独家庭每天都忍受着身心折磨,每日以泪洗面,不断的失眠、多梦,对它们来说度日如年。长时间的悲伤和痛苦,往往引发多种疾病,如抑郁症、高血压、心脏病等。

问题二:失独老人的养老保障

俗话说:中病输掉一头牛,大病输掉一栋楼,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一张诊断书,不仅敲碎了个人对生命的憧憬,更敲掉了整个家庭的现状。正如本文孙玉华女士一样,一次次因脑梗发病,手术、医药、康复、养老院,花光了积蓄,并从兄弟姐妹那里借债十几万。她卖掉了金首饰,还打算卖掉房子。高血压、脑梗、胆囊炎的痛苦,丈夫的痴呆,让她彻底失去了生的欲望。

问题三:失独老人的心里问题

长期的悲痛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里问题,当现代生活的变化让子女远离父母时,父母会在自己越来越老,生活无法自理时,恐惧和伤心越来越强烈。子女是父母情感的寄托。一旦情感寄托破灭,生活也变得暗淡无光。长时间的情感缺失,伴随着的就是孤独、自卑和逃避。

总之,失独家庭不是个别家庭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随着当今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希望社会所有人能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让老人吃的饱穿得暖情感得到补充,让人人老有所养。

由于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家庭都只愿意生一个小孩,导致独生子女非常受到重视。但是呢,人有祸兮旦福,一旦家中唯一的孩子遭遇不幸的话,那么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失去了生活的支柱。因为年纪也大了,想再生的话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东北有一户家庭就是因为类似的原由,导致59岁的“失独妇女”因为思念成疾,再加上年纪大毛病多,自杀身亡的事情。一对老人,因为疾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也和兄弟朋友借了十几万的外债,最终实在对生活失去信心,从而离开了这个世界。

事情回顾:

根据凤凰周刊在腾讯新闻独家发表报道:2008年,孙玉华年仅23岁的女儿在一场车祸中被活活烧死,夫妻俩自此成为“失独者”。2018年,老伴林郁庆先后患上脑梗、癫痫,继而脑瘤。从丹东到沈阳,再到北京,老伴病情危殆,一直拖到2019年7月在北京完成首次脑瘤手术。

谁知,丈夫的手术还没结束,孙玉华又得了肾结石、脑梗。回到丹东后11个半月里,孙玉华陷入痛苦的绝境。丈夫耳聋,手术后成为智障,孙玉华则一次次因脑梗发病,手术、医药、康复、养老院,花光了积蓄,并从兄弟姐妹那里借债十几万。

她卖掉了金首饰,还打算卖掉房子。高血压、脑梗、胆囊炎的痛苦,丈夫的痴呆,让她彻底失去了生的欲望。她一次次向人抱怨“活不起”,尝试了种种办法自杀。今年5月16日,第三次脑梗手术前夕,她服下了从养老院偷来的半瓶安眠药。

对于失独者的政策:

最近10多年来,国家对“失独”家庭的扶助实施各省差异化标准,并不断提高。其中,辽宁省的“失独”扶助金从2017年的每人每月340元提高至500元,2019年再提至610元,即每年7320元。但这对身陷重特疾病的人,只是杯水车薪。

通过失独老人的事情,反映出来的问题。

第一、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由于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后也就意味着两个人要赡养4位老人。如果老人身体硬朗没有什么毛病那还好,一旦老人生病的话,单单靠两个人的工资可能给老人看病的钱都拿不出来,所以养老压力非常大。

第二、失独老人那就更加不用说了,没有子女的赡养,单单靠自己可能连生活都过不下去,更别说生病去医院看病了。有些老人因为生病没有钱去医院,最终被病魔夺走生命,这样的事例并不在少数。所以有些老人常会说道,不是不病,而是不敢病。

第三:虽然社会在发展,但是我国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是目前存在的一大难题。如何养老,该怎样养都是需要我们去考虑的。要让老人在晚年能不为看病担心,不为生活担心。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要让老人在晚年的时候老有所乐老有所养,不要再让老人受生活的苦,受生活的累。

假如我是这个失独妇女,我选择放弃治疗回家。

先让爱人走,然后自己走。对于欠别人的十几万,是没有能力还了。只能去一一道歉。

这是彻底失败的人生。第一,自己一生没有打下坚实的事业基础,没有保险,没有足够的养老医疗保障。让自己的晚年如此凄惨,甚至负债累累。

第二,没有任何赚钱的能力。一旦生病,就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完全靠借活命。

第三,没有一个忠诚可靠的亲人朋友,可以危难时帮助她一把。

幸福就是在你晚年的时候,依然自尊,自理,依然拥有高质量的生活,依然有所追求,并基本完成了此生的心愿。

希望大家都为自己的老年,早点谋划,早点实现财务自由。拥有幸福成功的人生。

所有自杀的人生,都是失败的!是有罪的。是不完整的人生。

抖音看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