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一眨眼就结束了。对于家长来说,节后宝宝重返幼儿园,又是一场“大作战”。已经撒开了玩的小朋友,回到幼儿园生活自然是很不情愿,哭闹在所难免。那么宝宝上幼儿园哭闹怎么办?下面来看看。
心理暗示
多和孩子聊聊幼儿园
幼儿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弱,在一个环境待久了容易产生依赖,尤其是假期与父母终日在一起亲密接触,得到充分的宠爱和呵护,他们很渴望能够继续这样下去,排斥和爸妈分开也很正常。
此时,家长不妨跟孩子谈谈心,多和孩子聊聊幼儿园,清楚明白地告诉孩子,“假期过完,爸爸妈妈要上班宝宝要上幼儿园,放学的时候我们就见面了。”
让孩子知道过完节后上班和去幼儿园,是每个人都必须做的事情,大家都需要遵守这样的规则。
有一点家长需要注意,如果平日孩子哭闹,家长千万不要用上幼儿园来吓唬孩子,这样会让孩子潜意识中对上幼儿园有恐惧感,“谈园色变”,只会更加抵触上幼儿园。
清楚告别
及时接送让孩子有安全感
把孩子交给班主任后,依然要清楚明白地告别,不多逗留。大部分幼儿园九月份开学,小班家长可以提前接宝宝,十月份就恢复正常。
刚放完长假,在园时间又突然变长,孩子容易不适应,所以家长尽量准时去接孩子。
要强调的是,幼儿此时看到家人来接自己后,可能又会哭闹,这是因为孩子适应了一天的集体生活,看到亲切的家人后,情绪的正常释放。
家长除安抚外,可以向老师简单了解孩子在园一天的情况,及时表扬孩子的进步,给孩子正面强化的暗示:“宝宝长大了,会做早操,会念儿歌,自己吃饭、穿鞋,小朋友可喜欢你了,老师还表扬宝宝懂事,幼儿园那么多玩具真好玩等。”
小班宝宝哭闹
带盆小植物和同学分享
对于很多刚入园的小朋友来说,长假后的入园焦虑不亚于九月初刚入园时的哭闹。
过节时孩子与父母亲戚打成一片,很多行为习惯家长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假期游玩时,家人对幼儿全天候的照顾让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感加强,所以节后孩子又开始了大哭大闹,不肯入园,一夜回到入园前。
毕竟在幼儿园不像在家里自由自在,家长首先要自己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理解孩子情绪,平和地对待孩子哭闹。只要家长心态平和,孩子哭闹一会之后,也会平静下来,乖乖地去上幼儿园。
行为上,家长可以引导和安抚孩子,比如抱抱他,待他情绪稳定后再问他:“我们带什么小礼物去幼儿园好?要不要打个电话给你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去幼儿园?”
或者引导孩子自己想念幼儿园,想与小伙伴分享快乐,如“放了好几天的假了,幼儿园的老师想宝宝啦!”
“不知道幼儿园的小伙伴假期都去哪儿玩了,你想不想知道呀?”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将旅游中拍到的照片或一件纪念品,或在野外挖一个小植物做成盆栽带到幼儿园去和同伴分享。
规律作息
让孩子适应园区作息
假期中到处游玩,打乱了孩子的作息规律,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很难哄睡,这对于第二天的顺利入园也不利。
因此除了从言语和心理上安抚小朋友,家长也要注意调整孩子的作息规律。
一般而言,只要家长方法得当,两天就能让孩子恢复正常作息。
尽量做到“家园同步”,比如吃饭习惯,作息时间等,让孩子重新做到起居有序,保证孩子的充分休息。
比如,临睡前一个小时,让孩子远离电视和游戏,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们有入睡的安全感。
睡前半小时左右,让孩子洗个暖暖的热水澡,给孩子读读童书,讲讲故事,帮助他们放松心情。
如果假期中家长就已经注意让幼儿维持平日的作息时间,此时只要继续保持,不要熬夜,让孩子安静入睡。
如果幼儿假期是交给长辈带,长假后只要尽快恢复正常即可。
另外,假期后清淡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帮助幼儿尽快恢复节前饮食习惯,对于孩子适应园区生活也有很大帮助。
培养独立能力
玩具自己收拾
有些家长在假期中,为了表示亲昵,会事事包办,吃饭、喂水果等,让孩子有十足的优越感。
倪老师提醒,假期中,家长有时为了省事,帮孩子做事,或者过度溺爱孩子并不提倡。
家长可以换种方式,保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感受到成长,对上幼儿园产生期待。
“孩子在幼儿园培养的自我服务能力、良好的习惯,家长要帮助孩子保持下来,如果代为操劳,不仅影响孩子的情绪,也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要让孩子明白,无论在家里还是幼儿园,上幼儿园的孩子就意味着长大了,能做的事情都要自己控制、自己做,不要让孩子感觉突然之间可以很放纵,突然又很约束。”
所以建议家长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穿衣服,独立大小便等,不要嫌孩子太慢或做得不好而又开始帮他,要慢慢养成其独立的习惯。
比如,告诫孩子吃饭之前不要吃零食,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达成之后有小小的奖励;饭可以盛得少一些,孩子独立吃完后,家长当着亲友的面进行表扬;鼓励孩子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整理,帮助幼儿能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