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城,东距沈阳400公里,西距北京300多公里。北高山险赫,南渤海涛涛。形势险要,又有万里长城把山、海、关连成一体,如虎踞龙盘,控制海陆咽喉。<<畿辅通志>>称山海关的形势为:“长城之枕护燕蓟,为京师屏翰,拥雄关为辽左咽喉”。故素有“两京锁鈅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此话道出了山海关在军事地位上的作用。
山海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军徐达发燕山等卫屯兵一万五千多人,修水平、界岭等三十二关 ,见此地“枕山襟海,实辽蓟咽喉”,于是修筑长城,建造关隘,设立卫所。嘉靖<<山海关志>>对此记载:“国朝洪武十四年,创建城池关隘,名山海关”
山海关南距渤海5公里,北距角山3公里,矗立于山海之间,故得名山海关。
山海关城的建筑,颇具匠心,是罕见的奇作。整个城池布局为四方形,周长4.6公里,城高12米,厚7米,东墙顶宽15米多,可“十人同行,五马并骑”。城墙内部土筑,外用砖砌。城没四门,“东曰镇东,西曰迎恩,南曰望洋,北曰威远,俱设重键”。水门3个,居东南、西南、西北三隅,以泄城中积水。城外四周浚有护城河,平时蓄水,战时防敌。城四门上各有箭楼。南、西、北门箭楼已圯毁,东门箭楼(即天一第一关城楼)仍存。此外,在东面城墙上还有临闾楼、威远堂、牧营楼、靖边楼,均为防卫所用,它们与天下第一关城楼五楼鼎立,素有“五虎镇东”之称。
为了防御体系的完备,关城东、西门外,各筑有东罗城、西罗城;城南北筑有南翼城、北翼城;城四门处建有瓮城;东门外,有城堡、峰火台多处。这样,山海关城及其附近军事设施,构成了古之军事建筑群。确实大有“山海关关山海”之势。所以,从明清到军阀混战,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这里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曾经发生过多次战争,成为军事上控制东北和华北的咽喉地带。
山海关城内原建筑颇多,如东门内侧建有兵部分司、递运所、守备厅;城西北域内建有山海卫、察院、操场等;还建有太傅庙、城隍庙、儒学等;东大街上有“兵部分司坊”、“东北第一关”两座著名牌坊和街中央的钟鼓楼等,因年久失修和战乱已大部无存,现存的只有一些遗址和部分民居。清真寺也为近年复修。
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以它古老的身世,记录了600多年来的沧桑变化,成为历史的见证。而今,它仍以其瑰丽的雄姿,屹立在渤海之滨、长城之首,展现着祖国雄伟壮丽山河的景观。
1961年3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万里长城山海关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海关位于华北与东北的交界处,北倚群峦叠翠的燕山,南襟烟波浩淼的渤海。远古时期这里属幽州碣石,是中原与东北少数民族政治、经济交往的交通要道。到了中古时期,又成为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两汉时期,设置临榆县。 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筑城建关,始称山海关。成为扼东北、华北咽喉要塞的军事重镇。因地势险要,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
山海关系河北省秦皇岛市三个城市区之一,现辖 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面积192平方公里,全区人口13.8万。 山海关属温暖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最热七月份平均气温 24.6摄氏度,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6.1摄氏度,全年平均气温10.1摄氏度;无台风、无梅雨,年平均降水量668.1毫米,全年无霜期在180天以上,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15小时。山海关区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山海关区标准冻土深度为0.85米。 山海关区
山海关海陆空立体交通条件十分优越。京沈高速公路、 102国道和205国道,京山、沈山铁路均在此交汇,京沈高速公路出口距城区仅5公里,从山海关到北京、到沈阳分别只有2个小时和3个小时的路程。山海关火车站是特等站,位于京沈铁路、京沈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中段。山海关民航机场位于城西南3公里处,可起降大中型客机,通往上海、广州、哈尔滨、西安等15个城市,并准备增开国内其他航线和国际航线。近临城区的山船码头有4个深水泊位,是良好的装运内外货物的作业区。城西15公里有全国第二大港-秦皇岛港,是世界最大的能源输出港,年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与世界109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有业务往来。
山海关三次产业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稳定,工业已形成船舶修造、铁路桥梁、机械加工、金属加工等多种行业和门类体系;农业呈城郊型,龙头企业带动,果菜二分天下称雄;旅游业兴旺不衰,“向山野拓展、向海上延伸、向古城挖潜”,连续五年门票收入在 5000万元以上,成为支柱产业。 目前,山海关区已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旅游胜地 40佳”、“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首批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全国教育先进区”、“全国大樱桃之乡”等称号。
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境内长城26千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以东10多千米处,是秦皇岛的市辖区面积。
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徐达中山王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在此创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据史料记载,山海关自公元1381年建关设卫,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古即为我国的军事重镇。明末女将军秦良玉、武举吴三桂等镇守过山海关。
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千米,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长城博物馆等长城建筑,向游客展示了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
山海关是一座文化古城,明代城墙建筑基本完好,主要街道和小巷,大部保留原样,特别是保存众多的仍有一批四合院民居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朴。使古城最为增色的是关城东门,天下第一关城楼,耸立长城之上,雄视四野。登上城楼二楼,可俯视山海关城全貌及关外的原野。北望,遥见角山长城的雄姿;南边的大海也朦胧可见。天下第一关城楼南北,还有靖边楼、牧营楼和临闾楼等建筑。漫步在万里长城之上,会使你感受到我们祖先的伟大和炎黄子孙的非凡智慧。
山海关城,东距沈阳400公里,西距北京300多公里。北高山险赫,南渤海涛涛。形势险要,又有万里长城把山、海、关连成一体,如虎踞龙盘,控制海陆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