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身强直性痉挛
患儿不间断出现抽搐的现象,肌肉成僵直状态,身体向后方弯曲形成类似弓一样的形状,眼睛呆滞或眼球向上翻动,神志不清。
2.身体局部抽搐
身体部分肌肉发生痉挛,而不是全身肌肉,比如新生儿的脸部、单侧身体、手指或脚趾等部位。
同全身强直性抽搐相似,局部抽搐也会有目光呆滞、眼球上翻、眼睛凝视前方、不断眨眼、精神混沌不清等症状。
发作时间有长有短,短则几秒或几分钟,严重者会反复发作,长则可持续超过半小时,此时被称惊厥的持续状态。
3.高烧惊厥
多见于六个月至四岁的婴幼儿,发病的时间很短,并且恢复正常的速度很快,可在发病后立即恢复神志。
一般的情况下,某一次发烧期间只会发生一次抽搐情况,并且通常在发烧的前期阶段发生,退烧后一个礼拜后脑电图正常。
1.癫痫:需根据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物进行治疗,若擅自停止服药,就算仅仅停了一两天,也会导致癫痫的再次发作。
2.高烧:高烧会引发抽搐,因此要治疗抽搐需要先进行退烧,退烧后抽搐也会随之消失。
3.破伤风:破伤风可引起抽搐,因此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预防破伤风,从而起到预防的作用。
4.狂犬病:狂犬病也会导致抽搐现象的发生,所以要注意防止被狗咬伤、抓伤,一旦出现意外,要迅速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5.缺钙:待宝宝添加辅食后,适当多喂食富含钙的食物,或者根据医嘱服用鱼肝油、钙片等,平时要多晒太阳来促进钙的吸收。
预防腓肠肌抽筋
在游泳等剧烈运动之前做好热身准备工作。平时玩耍要适度,不能过于劳累,否则会导致晚上睡觉时抽筋。在宝宝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腿部保暖,以免受凉引起抽搐。
如果突然发生了全身性的抽搐现象,应当及时联系医院或者寻求医生的帮助。
在通常情况下,抽筋并不会对生命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不需要过度的慌乱,但应及时进行急救。
1.将新生儿平放在床上,使其头部偏向一侧方向并且略微向后方仰,将颈部稍微抬高一些,解开新生儿的领口、腰带等束缚。
要注意不要让新生儿掉落到地上而受伤,时刻注意观察其状态。
2.迅速清理口腔和鼻腔,避免分泌物和呕吐物堵塞影响呼吸。
将压舌板包裹好,放于患儿两排牙齿间,同时用用手指掐按人中和合谷2个穴位。可以用筷子进行上述动作,速度要快,可防止舌头被牙齿咬伤。
3.若患儿因为抽搐剧烈不安,要轻轻抚慰注意保护,避免其与周围的物品发生碰撞摩擦导致受伤,不要强制固定孩子肢体,以免发生骨折。
4.发病后及时就医进行相关的检查,找出导致确切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从而有效治疗疾病。
1.患感染性疾病
比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破伤风、肺炎,多于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内发病。
这些疾病病症不典型,若是不能够及时治疗,易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2.代谢异常
比如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高血钠、VB缺乏等。
除此之外,某些病症如脑部发育不良、溶血症引发的核黄疸也是引起抽搐的原因之一。
另外,如胆红素、氨基酸等在体内的代谢异常,也是导致新生儿持续性抽搐的重要原因。
3.颅内疾病
(1)脑组织缺血缺氧:有三分之二患儿由于这个原因发病,一般在出生一天内发生该病症。
(2)颅内出血:一般在出生后两到三天发作。
(3)脑梗阻:最常见的是动脉梗阻,一般在出生后四天内出现。
4.感染
一部分的病原体微生物感染也是导致新生儿抽搐的原因之
一,主要有脑膜炎、破伤风、脑脓肿、败血症等。
倘若新生儿本身患有破伤风,一旦发生抽搐会有牙关咬紧的症状。
若感染发生在出生之前,也就是尚在妈妈子宫里的时候,一般会在出生后3天时发作。
若感染发生在出生之后,一般会发生在出生后一个礼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