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我们56个民族药团结友爱。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民族团结手抄报图片,欢迎大家阅读。
民族团结手抄报图片篇一:民族团结口号
1.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2.讲团结、谋发展、保稳定、促和谐!
3.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
4.树立典型,学习先进,争当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
5.维护民族团结,捍卫祖国统一!
6.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7.民族团结的人民最幸福,民族团结的祖国最强大!
8.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9.高举民族团结进步旗帜
10.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武汉
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加强民族团结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国策,是符合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情感和意愿的大举。面对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世界政治格局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我国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大变化的60年。60年来,民族团结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以上,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期稳定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和分量。6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 民族团结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团结就是力量。民族团结形成的力量,既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极大地影响着综合国力。在综合国力构成中,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固然属于重要因素,但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没有民族团结所凝聚的力量来贯穿,终究形不成合力,形不成强大的国力。60年来,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核,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60年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与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产生的巨大力量有着密切关系。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本动力来自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各民族大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才能确保各族人民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使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使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积极因素竞相迸发其能量,一切有利于造福社会和人民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真正变为现实。
经过60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靠的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精诚团结、万众一心、共同奋斗。 民族团结是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现在所处的战略机遇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要牢牢抓住并切实用好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就必须在全社会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各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 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民族关系和睦,政治就稳定,紧急就会发展;民族关系恶化,国家的统一就会受到威胁,经济就会受到破坏。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国56个民族名称大全: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一般来说,汉系民族(历史上几乎跟汉族是一个来源,只是民国或是建国后划出了汉族的民族,以及一直和汉族关系很亲近的民族)的民族服饰和汉族的服饰汉服很相近,汉服最大的特点是交领右衽(也就是领子在胸前交叠呈y状),而那些民族的服饰大多是交领,只不过根据民族不同,有的是右衽,有的是左衽,其实也并不难理解,因为这些民族有些是从汉族分出去的,有些是和汉族亲厚并仰慕学习汉族文化来的,除交领右衽外,还有就是和汉族汉服的上衣下裳很相像的,也是两截穿衣。(楼主可以自己搜索一下各民族的民族服饰看一下,除去裙子有的长有的短什么的,大致都是交领右衽或左衽,上衣下裳)。
然后呢,游牧民族,或者说像满蒙藏一类的民族,则大多是一段式的,也就是所谓的“袍”,满族服饰算是比较特殊,从最早的满洲服饰来看,他们貌似没领子,有点像现在的圆领T恤的感觉- -。。后来学着加了领子,就是现在的旗袍的那种立领。而其他的民族像蒙族藏族之类的,也可以看到和汉服很相近的交领右衽,曾经看到过藏袍展和蒙袍展,早期的藏袍蒙袍都是交领右衽的,除去细节和纹样什么的,乍一看和汉服很有相似之处,这也是早期民族关系都很好的见证吧。
后期的游牧民族的民族服饰都有了变化,从交领变成了满洲的那种立领,也就是现在看到的很多藏袍蒙袍的款式,但交领款式仍有遗留。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和满洲当年的剃发易服政策分不开的,当时的政策大家都知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汉人全部被逼脱下汉服改穿满服,而很多人不知道的却是,这政策其实不只是针对汉族,也针对其他满族以外的民族,所以交领变成了立领,其实也不足为奇。(所以其他汉系民族的民族服饰,比如壮族一类的,现在看貌似也变成了旗袍状的立领,其实都是有一段辛酸的历史在背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