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宋徽宗飘逸遒劲的“瘦金书”(附宋徽宗书法作品清单)

宋徽宗飘逸遒劲的“瘦金书”(附宋徽宗书法作品清单)

开场福利——宋徽宗作品清单

诚意满满,先奉上宋徽宗存世的主要书法作品,有对宋徽宗的书法和瘦金体感兴趣的,都可以收藏起来,方便以后芝士回答查找。

第一类是单独的书法 墨迹, 有《草书千字文》、《草书团扇》、《楷书千字文》、《秾芳诗帖》、《欲借、风霜二诗帖》、《牡丹诗帖》、《怪石诗帖》、《夏日诗帖》、《闺中秋月帖》、《棣棠花、笋石二诗帖》、《蔡行敕》、《方丘敕》

第二类是图画的 题咏 ,有《芙蓉锦鸡题咏》、《瑞鹤题咏》、《文会图题咏》、《五色鹦鹉图题咏》、《腊梅山禽图题咏》、《祥龙石图题咏》、《十八学士图题咏》等。

第三类是书画名迹上的 题签 ,有晋王羲之的《平安何如奉橘三帖》、隋展子虔《游春图》、唐韩干《牧马图》、孙位《高逸图》、周防《蛮夷执贡图》、孙过庭《书谱》、韩滉《文苑图》、李白《上阳台帖》、五代胡环《番骑图》、宋郭忠饶《雪雾江行图》、王诜《渔村小雪图》、梁师闵《芦汀密雪图》等。

第四类是 拓本 ,单张拓片有《大观圣作之碑》、《神霄玉清万寿宫碑》、《赐项举之书》、《赐刘既济书》、《投龙玉简》。收录在丛帖中的有《咏鹤五绝六首》、《临兰亭序》、《绛霄紫庭帖》、《日落沙明七绝》、《祥龙石图、徐熙梅竹文禽、御鹰三图题识》、《保婴经十五鬼神》、《张九龄荔枝赋》、《皇训图题语》等。

宋徽宗 跋《上阳台帖》 瘦金书为何如此与众不同

言归正传,说回今天的主角“瘦金书”。瘦金书的特点很明显,这里挑两个比较明显的讲

特点一:瘦劲奇崛

除了“启功体”之外,恐怕无有与宋徽宗的“瘦金体”的瘦硬相比肩的了吧。 杜甫曾经说:“书贵瘦硬方通神",在瘦硬这一审美观下,启功体和瘦金体二者都是以瘦劲为其基本特征,张弛有度,神完气足。

启功书法作品 瘦金书,“瘦”是其最主要的审美特色,这顺应了整个宋王朝尚意重韵的洪流。在整体上透出“弱小”的审美趋向,艺术朝向精致细密的方向发展。(相传这种风格是从薛曜书风和褚遂良书风中汲取的营养)

我们仔细看瘦金书:笔画瘦直挺舒,横划收笔带钩,竖下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若切刀,竖钩细长,个别连笔则如游丝飞空。送笔的高度紧张急迫之感使笔划成为纤细而急促的线状,笔画收束处往往显得锋芒毕露。

但是就总体笔势而论,其用笔纵横舒展,楷书兼行书笔意,造型上又显得字势开张、豪放。

宋徽宗《千字文》 特点二:以画入书

关于瘦金书的代表作《秾芳诗帖》,清代陈邦彦跋:“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

大家都在学以书入画,宋徽宗倒是反过来了。你且看下图特别是捺法,可以说就是脱胎於画兰的笔法。“秾”的反捺,“依”的哪笔,看着就是很明显!

当然,还有一种更玄乎的说法,宋徽宗在书写过程中,无不隐现着鹤的肢体、鹤的姿态。其结体的右肩转角的“肿节”的形态,似有“鹤膝”之意,瘦金书笔画到处显现着鹤颈与鹤足的细筋之感。 反正我是当附会之言看的,不当真!

宋徽宗《秾芳诗册》 瘦金书有哪些先天的缺陷

瘦硬的字,容易写得枯稿无神、呆滞生硬,虽然宋徽宗的瘦金书已经表现得瘦而不僵,清瘦中充盈着丰腴。 但是瘦金体还是太薄,太尖利!这种线条缺少内蕴,给人一种人格刻薄的感觉,而且也有悖于中国传统提倡的敦厚。 (天天念叨的中锋其实就是求一种敦厚的力量感)

另外,宋徽宗本尊应该也已敏锐地意识到 “瘦金体”毕竟有程式化的倾向 ,篇幅很大的情况下,给人的感觉就会很乏味。 所以他本人特别是后期,大多用瘦金体书写小篇幅的作品。比如题跋和题签。

宋徽宗题签 《上阳台》 一码归一码,用瘦金体来为工笔画题跋,或者用哪个瘦金体题签,真的能给人一种很精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