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西佗陷阱是指古罗马史学家塔西佗所提出的一种见解。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之后被中国学者引申成为一种现社会现象,指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是“塔西佗陷阱”的含义最初的来源,之后在中国的美学家潘知常的《谁劫持了我们的美感—潘知常揭秘四大奇书》中首次提出了“塔西佗陷阱”。
这句话所评述的对象是加尔巴。加尔巴以众望所归的姿态接替暴君尼禄成为罗马皇帝,然后,好像被冲昏了头脑,竟然走出一连串臭棋,包括征收重税和对前朝过于严苛的清算。到醒悟的时候,大势已去,他最终被愤怒的民众杀死。
其实,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不管皇帝、教授还是厨师,他的行为自然是惹人讨厌的。塔西佗不过是陈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罢了,因此这句话在西方学者眼中算不上金句。另一句就不同了。塔西佗对加尔巴最精警的评语,是“Capax imperii nisi imperasset”,大意是:假如没有成为皇帝,他会是好皇帝。
一些公共事件由于政府部门处理不当,很可能会滑向“塔西佗陷阱”。所谓“塔西佗陷阱”,就是政府部门在遭遇公信力危机之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对此,政府简单的“选择性发布”,不仅不能让民众信服,而且会让质疑更加密集。在网络时代,这种轨迹更加明显。若政府稍微处理不慎,或出现些许疏漏,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社会事件,都有可能落入“塔西佗陷阱”,导致政府公信的“二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