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万历年间记载的文献中,又将“畏吾村”称之为“苇孤村”,这个“苇孤村”就是现在的“魏公村”,可见,“魏公””两字应该是“畏吾”,“苇孤”的谐音。
由此可见,畏吾村的叫法由来已久。这“畏吾”原来就是畏兀儿。民国时期,“畏吾村”的叫法被“魏公村”取代并沿用至今。至于为何要改成“魏公村”则无人知晓。
有种说法是元代曾追封数名畏兀儿朝臣为魏国公,故而简称魏公村,这个解释似乎难以站住脚,北京有很多地方,其现在的名称都是最初称呼的讹音,古人读书识字的并不多,很多时候都是口口相传的,这传着传着就变。
譬如五道营胡同,明代为武德卫营驻所,讹音叫成了现在的五道营,又如狗尾巴胡同,似乎是不太雅,慢慢地雅化成了高义伯胡同,如此等等,举不胜举。
扩展资料
1、魏公村的历史其实只是北京城厚重文化的一处缩影。北京就是这样的一座城,一方一寸间都有不尽的传奇,其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背后的历史源远流长,这些也正是北京最惹人爱的地方。
2、为了纪念魏国公而改名“魏公村”的提法也未必就不是事实。无论是讹音或者雅化,在岁月的流逝中地名的变化为这块土地增添了复杂和曲折,然而,这种深厚的变化深处却藏着最有滋味,最引人琢磨的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