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名
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改永阳县置,属滁州。
治所在今安徽来安县北瓦岗村。《寰宇记》卷128永阳县:来安水以“来安村为名”,县以来安水为名。南宋绍兴五年(1135)废入清流县,十八年(1148)复置,移治今来安县。乾道九年(1173)废为镇,淳熙二年(1175)复为县。明初废。洪武十三年(1380)复置,仍属滁州。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
在安徽省东部、滁河北岸。属滁州市。面积 1499 平方千米。人口48.6万。辖8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新安镇。隋为清流县地。唐景龙三年(709年)析置永阳县,治今新安镇,属滁州。五代南唐昇元二年(938年)改为来安县,以来安水为名。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废入清流县,十八年复置。乾道九年(1173年)废为镇。淳熙二年(1175年)复置县。明初废。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属滁州。1914年属淮泗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滁县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56年改属蚌埠专区。1961年复属滁县专区(1971年改地区)。1992年属滁州市。地处皖东丘陵东南部,江淮分水岭东南侧。来安河为县境主要河流,由北向南纵贯县境,于县境南端与清流河合流,东入滁河。属北亚6*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油菜籽、棉花为主,盛产大蒜、薄荷、席草。特产花红、雷官板鸭。有大理石、红宝石、浮石、凹凸棒黏土等矿。有拖拉机油箱、阀门、化肥、玻璃、橡胶制品等厂。林产以松、漆树、黄檀为主。产蜈蚣、沙参、板蓝根、半枝莲等药材。有全扬、泗浦、来涧、半盱等公路。滁河航运直通长江。古迹有顿丘山殷商早期文化遗址。半塔集为抗日战争时期皖东地区重要革命根据地,有革命烈士陵园、英雄纪念塔和历史资料陈列馆。
县的字典解释 县 (縣) xiàn 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
区片名。在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东部。泛指华乐街以西、二七广场以东,炮台山以北、长江路以南一带。以前虎地沟谷荆棘丛生,名刺儿沟,后讹传为今名。以前为棚户区,后陆续改造为新的住宅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