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尽信书不如无书,该如何理解?

尽信书不如无书,该如何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教育人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太拘泥呆板,要灵活掌握运用。

尽信书不如无书!有对亦有不对。有字书可作参考,借鉴,但无字书要亲身体验才能得出真理!不知对不对?谢谢大家!

我是亦文人文,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

对于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

一、何为“书”?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具体到每个个体的认识和行为,无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人人都希望自己的认识正确、行为合理,更有个别在这方面超乎其类的人物,创设学说或宗教,提出观点构建哲学,将有相同想法但不够系统、或认知构成、思想动态、生存经历相类的人群组织起来,其本质,无非就是自己(或这个群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想法或经验的集合与提纯。

在这个角度,一切已有的经验、言论、看法,乃至世界观方法论,都是书。

二、何为“信”?

信是内心的接受与行动的遵从,二者缺一不可。举凡大千世界,真正做到“信”的,恐怕寥寥无几,古人有云“其词若有憾焉,其心乃窃喜之”,这是行动上不接受内心接受的范例,我们会形容一个人“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这是内心不接受,一部分行动接受的证明。

如我辈芸芸众生,往往在内心深处接受了某种学说,或曰以天下为己任、或曰视富贵如浮云、或曰慈悲济世,或曰神爱世人,但在行动中,往往会有逐利的原始冲动破解后天的信仰操守。这非关道德,却恰恰是道德必须存在的明证。

三、何为“尽”?

尽是信的更进一步,让信的内容贯穿在行动中,植根于思想里,非但心受之,笃行之,而且体现为强烈的排他性,如洪秀全所谓“神天之外更无神”之意。比之“信书”,这种“尽信书”已经从执著(或者说迂腐)升级为一种对公众的“有害”,达到了原教旨主义的层次。其弊不小。

四、何为“不如无书”?

如果对某种言论的执念达到了原教旨的层面,便是百害而无一利,此时,不如无书的结论也就理所当然。

五、另一种说法

当前学界,对这句话的通说理解为不可完全拘泥于已有的知识,照搬前人的经验。可我总认为主张“允执厥中”思想的儒家,不会针对如郑人买履中的愚人一样的信众喧嚷出“不如无书”这等走向极端的言论。即如鲁迅先生这样深味传统文化弊端的革命家,也不过说了句“迷信可存,伪士当去”,何以孟夫子决绝如此?

六、综述

儒家讲“中庸之道”,尽管这个词已被有恶意的篡改和无恶意的因袭涂抹得面目全非,但“中不偏,庸不易”的信条,仍是自孔子以降,儒家学派人物的处世金箴。

作为“亚圣”的孟子,游说列国君王,推行仁政;也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一乐,在著书立说、奔走宣传之际,却针对自己的言论搞了个“否定之否定”的总结。如果真是如学界的解释,那么,哲学上的二难推理便成功构建:你是否赞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如果相信,那么这句话应该不存在,不存在何以相信;如果不相信,那么这句话便是错误的,但你的不相信,又构成了这句话正确的证明。雄辩如孟夫子,怎么会给自己布设如此简单的逻辑陷阱?

与其教条机械,不如解放思想[祈祷][祈祷]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出处: 出自《孟子.尽心下》。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孟子这一提法?那就必须了解这一论断提出的时代背景。今天要客观理解这种提法。

一、释义: 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

二、背景: 商朝最后个“君王”纣王的首都在朝歌(今河南淇县)。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得知商纣王的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周武王率本部及八个方国部落军队,进至牧野。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

商纣王惊闻周军来袭,仓促调动少量的防卫兵士和战俘,开赴牧野迎战。商军的兵力和周军相比悬殊很大,但忠于纣王的将士们都决心击退来犯之敌,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殊死搏斗。

后来,《尚书.武成》一篇上说:“受(纣王)率其旅如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没有人愿意和我为敌),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向后边的自己人攻击),血流漂杵。”

战国时期的孟子,一次,他阅读了《尚书.武成》一篇,颇有感慨。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认为,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成河呢?孟子不相信《尚书》中的这个记载,才说了这段话。意思是提醒人们,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

今天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理解和对待孟子的这一观点。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要独立思考,注重观察,重视实践。读死书害人,要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要多思考、多观察,留心世事,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部活书。

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只是一种自我知识的积累与拓宽。但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内涵。有些东西一方面是需要我们从书上积累的,但更多的是我们要通过实践去证实书本上的那些知识。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读书不能等于死读书,把书读死了。要学会活学活用。

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只是一种自我知识的积累与拓宽。但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内涵。有些东西是一方面是需要我们从书上积累的,但更多的是我们要通过实践去证实书本上的哪些知识。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读书要有人指点

给你开书单

这样读下去才会有收获

一句话

需要师父的引领

为什么有人读万卷书也没啥进步

因为这万卷书

都在一个层面一个高度上

不会有提高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错

这个阶梯就是书单

来源于老师或者圣贤

有句老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如今回头看去,古人诚不欺我,确实是这样一个道理。

书籍是智慧的产物,同样也是作者的产物。一本书再经典,或多或少地,它都包含着作者的气息,是作者的一家之见。 暂且不论一些经典书籍产生的时代大背景,书内总是包含着作者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成长的环境以及经历的生活。每本书其实都是作者三观的产物,当你完完全全相信书中的内容时,你也就是在被作者的三观操纵。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别人的三观,不一定就适合我们。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这是古之常理。 我们在看书、在从书中学习新的知识时,有必要学会独立思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读书的时候要分辨内容的好坏,将好的内容留用,反复阅读,再将不适合我们的内容摒弃。 这也的培养自己思辨能力的过程。书中说的有道理、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我们要相信。但同时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书中不适合现代社会实际情况的内容,过时的、落后的内容,我们也要学会拒绝。

退一万步说,书里的知识,终归无法脱离语言的限制。 语言太单薄,有些道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它们永远无法被记录在书里。

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看书的时候一要保留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二要结合实际和实践才行。

语出《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宋朝陆九渊在《政之宽猛孰先论》里感叹:“呜呼,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是很硬核的表达,很精准,很精彩。

孟子的话,译成现代汉语,约略是这样的——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

这里的书,最早是有专门指向的,就是《尚书》,现存最早的上古时典章文献的汇编,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后来尽信书这句话中的“书”逐渐延伸,就变成了泛指各种各样的书了。

这句话表现的是思想者的思维模式,任何事情,需要独立思考,验证,不要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