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ongyao
[外文]:traditional Chinesedrugs,TCD
中医传统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类物质。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药。
中药的发明与应用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中药一词则出现较晚。自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为了区分两种医药学始有中医、中药之称。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本草作为中药的代名词。本草一词始见于《汉书·平帝纪》。
五代韩保昇说:“按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故历来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晋代葛洪《抱朴子》曾首载草药一词,而后《本草经集注》、《千金要方》亦有载录,都是专指植物药而言。自宋代以后,虽然承袭了草药即植物药的观点,但也有人认为草药是民间药,予以贬低,而出现“草药不可妄服”、“草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错误观念。事实上,草药与中药没有本质的不同。
20世纪60年代以来,草药在全国普遍推广应用,发挥了巨大作用,中药、草药无法截然分开,因而又将中药与草药混称为中草药。为了避免概念的混淆,现已逐渐将本草、草药、中草药统称为中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本草学已发展成为中医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中药学,包括中药药理学、中成药学、中药栽培学、中药药材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化学等分支。
中药学主要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等。
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
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医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药物的需要和认识都不断增加。药材由野生逐步发展到人工栽培,药物品类也由植物药、动物药发展到矿物药及人工制品药,传播这些知识的方式也由早期的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
夏商周时期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药物的书籍。《山海经》中记载了120多种药物的产地、效用和治疗性能。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成书于战国时代,载方291首,所用药物达240余种。
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五味所入”,“气味阴阳”,“五脏苦欲补泻”,“五运六气”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许多医家不断搜集、整理、总结了先秦以来所蕴积的丰富药学资料,现一般认为其主体成于西汉,东汉时期又有修润增补。
全书3卷,序例简要赅备地记述了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产地采集、真伪辨别、剂型剂量等。
载药365种,按功效及毒性不同三品分类,每味药物涉及药名、气味、功效、主治等内容,所载药物大多朴实有验,至今尚为临床所习用。《神农本草经》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并对其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汉魏以来著名医家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陆续增补了多种药物,于东汉末年和三国之际编辑而成《名医别录》,书中所载药物又超过了《神农本草经》,叙述了药物的毒性、功用、产地、采集、加工等内容。
此时期还出现了其他著名本草,如《李当之药录》、《吴普本草》等,从残存文字资料中可以看到,他们较多地重视药物形态及鉴别特征,着重补充了生药学的内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西域、南海诸国药物大量输入,药学知识、用药经验又有新的积累。同时战乱频繁,使本草书籍呈现散乱缺讹状态。梁代陶弘景于公元500年左右撰成《本草经集注》,对《神农本草经》和魏晋以来300年间中药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整理与总结。
全书7卷,载药730味,首创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补充了大量的药物产地及来源形态的资料,进一步丰富了有关药材学的内容,还总结了便于临床用药检索的诸病通用药。该书是继《神农本草经》之后,中药学的又一次整理提高,确立了中药学的基本格局与方向,为此后一系列本草著作所承袭。惜此书流传至北宋初年渐佚,其主要内容在《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中被保留下来。
唐代文化昌盛、经济繁荣,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药典性本草的编修工作,于显庆四年(659)在《本草经集注》基础上,由苏敬、李勣等人集体撰写成《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
全书载药850种,按自然属性分类编写,不仅增加了120种新药,更重要的是政府通令全国各地,普查选送地道药材,根据实物标本描绘药材形态,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和图经,进一步完善了本草学的规模、格局。此书有较高的科学性,为世所瞩目。以后,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对《新修本草》进行了首次增补和辨误。
宋代印刷术的发明,为本草书籍的整理编纂创造了条件。北宋开宝六至七年(973~974)以《新修本草》为蓝本,先后由国家组织撰修《开宝详定本草》和《开宝重定本草》,用雕版印刷,结束了手抄本草的局面。
嘉祐二至五年(1057~1060)又出现了第三部官修本草,即《嘉祐补注神农本草》,载药1 082种,校修恰当,采摭广泛,对保存本草学资料很有贡献。
受《唐本草》图经与本草并行的影响,嘉祐六年(1061)由苏颂汇集全国药物普查及外来进口药样品,辑成《本草图经》,弥补了《新修本草》药图散失的空缺,与《嘉祐本草》互为补益。宋代本草的代表作当为唐慎微编著的《证类本草》。全书收集大量古今验方,载药1 748种,附方3 000余首,方例是药物功能的直接验证,每药绘有图谱。这种方药兼收、图文并重的编写体例,较前代本草又进了一步,被视为药籍中承前启后的传世之作。
金元时期,张元素著《医学启源》,介绍脏腑诸病用药心法,发展了脏腑辨证用药理论,根据《内经》气味阴阳学说,完善了中药升降浮沉理论。
他在药物专书《珍珠囊》中倡导中药归经学说,内容包括辨药之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六气、十二经及随证用药之法,开创了后世以讨论药性为主要内容的本草体例。其后如李东垣的《用药法象》、王好古的《汤液本草》,都是探讨药性、注重临床的本草著作。
到明代,由于沿用已久的《证类本草》已不符合时代要求,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参阅800多部医药书籍,边采集调查,边临床实践,历时27年,于万历六年(1578)写成200多万字的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全书52卷,载药1 892种,改绘药图1 160幅,附方11 096首,内容丰富、取材广泛、考订详明、标纲立目、分类先进、体例严谨,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并传名于世。
清代在《本草纲目》影响下研究本草之风盛行。
第一类是补充《本草纲目》的不足,如医家赵学敏于乾隆三十年(1765)编著的《本草纲目拾遗》,新增药物多达716种,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
第二类是切合临床实用,由博返约,对《本草纲目》进行精要整理节编的著作,如汪昂《本草备要》、吴仪洛《本草从新》等。
第三类是在考据之风影响下,对《神农本草经》进行了重辑和注疏,著名的辑本有孙星衍与孙冯翼的合辑本、顾观光辑本等;注疏代表作有邹澍的《本经疏证》、张璐的《本经逢原》、张志聪的《本草崇源》等。
在本草学发展过程中,还有炼丹、炮制、食疗、药用植物等专题本草著作问世。如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晋代葛洪的《抱朴子》,都是中国早期炼丹术的代表作,表明中国当时在化学制药方面已趋于领先。
中国最早的炮制专著是刘宋时代雷偱的《雷公炮炙论》,而后有明末李中梓《雷公炮炙药性赋》、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明代缪希雍《炮炙大法》、清代张叡《修事指南》等,都是很有影响的炮制专书。
唐代孟诜编著《食疗本草》,对食物治疗、食物鉴定颇有发挥;陈士良《食性本草》载医食诸方,四时调养之术;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交流了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食疗经验,并记述了蒸馏制酒法;明代托名李杲(东垣)编著的《食物本草》内容丰富,首载矿泉水的应用;晋代嵇含所撰《南方草木状》、明代李中立《本草原始》、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等,又都是偏于药用植物来源、药材鉴别,真伪考订的专书。
现存最早的地方本草有南宋王介的《履巉岩本草》,为杭州山地植物的彩色图谱,还有明代兰茂《滇南本草》,是记载云南地区药物的专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广泛开展中药的植物学、鉴定学、化学、药理学及临床医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为确立药物来源、鉴别药材真伪、说明作用机理、总结治疗作用都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全国普查药源的基础上,1961年编写出全国和地方的《中药志》,蒙、藏、傣等少数民族药物也逐步进行了科学整理。
卫生部于1953年首次编制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并从1963年版《中国药典》开始将中药、西药分开编制出版,因而较多地收载了临床常用中药、中成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中药学水平。在大量发掘民间单方、验方基础上编辑了《全国中草药资料汇编》,于1975年出版。中药材生产、加工炮制及制剂技术不断提高,正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1977年《中药大辞典》的出版,使典籍记载中药数目多达5 767种。
各种中药工具书、众多地方中草药专著及有关中药的教材、报刊、杂志相继出现,各种中药科研、教学、生产机构的建立,标志着中药学在社会主义中国蓬勃发展。
中国疆域辽阔,地貌复杂,气候多样,形成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为多种药材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中药资源有得天独厚的丰富蕴藏,目前全国已开发的有12 807种,经营的常用品种有600多种,品种之多、数量之大,居世界首位。
由于不断开发新资源,引种优良品种,提高采集、栽培技术,使中药材的生产不断发展扩大。1996年全国中药材年收购数243万吨,家种药材播种面积约580万亩。中药(包括药材及中成药)除满足国内需要,目前已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1996年出口额***亿美元。
中药材的生产十分重视产地,中医用药讲究道地药材。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古之医者……用药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宋代名医寇宗?
在《本草衍义》中也说:“凡用药必须择土地之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均强调药材产地与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中药材生产的过程中,经过长期的优选,逐步形成了许多带有气候、土壤特征的优质药材,人们习惯称那些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丰富、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中药材为道地药材,也称地道药材。
中药材的命名依据多种多样,有以产地命名的,如川芎、川贝母、云茯苓、辽细辛、吉林人参、建泽泻、苏薄荷、怀山药、怀地黄、滁菊花等;有以药物形态命名的,如七叶一枝花、乌头、木蝴蝶、八角茴香等;有以药物颜色命名的,如红花、黄连、青黛、紫草、白芨、玄参、赭石等;有以药物气味命名的,如麝香、丁香、鱼腥草、臭阿魏等;有以药物味道命名的,如苦参、辣蓼、酸枣仁、甜杏仁、五味子等;有以药物生长季节命名的,如夏枯草、忍冬藤、冬虫夏草等;有以药用部位命名的,如白茅根、苇茎、桑叶、金银花、藏青果、枳实等;有以药物功效命名的,如益母草、泽泻、防风、决明子、透骨草、骨碎补、千年健等;有以国外进口或译音命名的,如西红花、番木鳖、暹罗角及诃黎勒、曼陀罗等。
中药分类又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是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和药物功效分类法,还有按药性、按作用于脏腑经络的部位、按药用部位、按化学成分、按药名首字笔划的分类法等。
方剂和中成药多按功效或按主治临床各科疾病分类,还有按剂型、按给药途径分类等。
中药的采收是中药材生产加工的重要环节,历代医药学家都十分强调适时采收。如《神农本草经》云:“采造时月,生熟……并各有法。”
《千金翼方》谓:“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与朽木不殊。”由于药物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成分及含量亦不尽相同,药物的疗效与毒副作用也各异。
如人参中的皂甙以8月份含量最高,麻黄中生物碱秋季含量最高,槐花在花蕾时芦丁含量最高,照山白在3月份采集枝叶其有效成分总黄酮含量可以达到***,而有毒成分梫木毒素为***,到8月份则总黄酮含量降到***,而梫木毒素上升到***。
因此适时采收,对保证药效、降低毒副作用都非常重要。
一般全草类药材多在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如益母草、豨莶草、紫苏等;叶类药材通常在花蕾将放或盛开时采收,如荷叶、大青叶、枇杷叶等;花类药材一般在花正开放时采收,如菊花、旋复花等,有些花则要求在含苞待放时采摘花蕾,如金银花、槐花、厚朴花等;果实种子类药材大多在成熟时采摘,如瓜蒌、马兜铃、槟榔及莲子、沙苑子、菟丝子等;根及根茎类药材以秋末或春初,即二、八月采收为佳,如天麻、苍术、玉竹等;树皮类药材多在春夏之间采剥为好,如黄柏、秦皮、杜仲等;根皮类药材以春秋采剥为好,如地骨皮、桑白皮、椿根皮等。
动物药根据生长活动季节捕捉采集,如鹿茸应选择3~6年健壮的梅花鹿,于清明节后45~50天之间锯头茬茸,有两叉者称二杠的鹿茸质量最好;石决明、牡蛎、蛤壳、瓦楞子等贝壳类药材多在夏秋季捕采,此时生长旺盛、钙质充足,药效最佳;蟾酥应在春秋两季采收,此时容易捕捉,腺液充足,质量最佳;蝎子、蜈蚣、土鳖虫、蟋蟀、斑蝥等虫类药材,大多在夏秋季节生长旺盛时捕捉;桑螵蛸、露蜂房多在秋季卵鞘、蜂巢形成后采集;蛇蜕为黑眉锦蛇、锦蛇、乌梢蛇等多种蛇类蜕下的皮膜,因其反复蜕皮,故全年均可采收,惟3、4月份最多。
矿物类药材全年皆可采收,不拘时间,择优选采即可。
药材采收后,需经炮制方可使用。
炮制方法主要包括净选加工,饮片切制、炒炙、煅、烘、焙、煨、蒸、煮、?、复制、发酵、发芽、制霜、提净、水飞、干馏等。炮制后的药材可直接供药房调剂及药厂制剂使用,有片、段、丝、块等不同形状,习称饮片。
炮制后的药材,需根据其性质分别采取晒干、阴干、烘干、石灰干燥等方法使之干燥,以利保存。有的还需采取低温、避光密封、对抗及化学药熏等保存方法,以防止霉变、挥发、潮解、融化、走油及虫蛀而失效。还要注意保管好砒霜、水银、蟾酥、斑蝥等剧毒药品。药材在使用前须经过鉴定,区别真伪优劣,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中药在应用之前,还要根据预防、医疗、保健的需要,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按处方选定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服用,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减少毒副作用。中药的传统剂型,自商代伊尹制汤液始,已有40多种,如汤、饮、酒、露、丸、散、膏、丹、茶、曲、锭、霜、条(药捻)、线(药线)剂等。
采用现代科学制剂技术,又研制出浸膏、浓缩丸、冲剂、口服液剂、胶囊、微胶囊、滴丸、片剂、针剂等多种新剂型。中成药是指各种剂型中药中的成品药,是按规定的处方(包括法定处方、协定处方、医生处方、传统方、经验方、新研制方)和方法,将原料药加工成一定的剂型,标出剂量和服法、功效及适应症,方便患者服用、携带的药物。
中药的应用历史源远流长,至今长盛不衰,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至今仍在中国人民的医疗保健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药理论及实践经验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它不仅是中国医药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大多来源于天然药,毒副作用小,且一味药物多种成分,广泛治疗多种疾病。中药又多采取复方的形式应用,通过合理的配伍组方,既可适应复杂病情,又能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
中药的应用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及应用形式,它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以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治疗效果为依据,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中药的治疗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
中药之所以能治病,是由其自身的特性(药性)所确定。中药的药性主要有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及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
一般寒凉药多有凉散风热、清热泄火、凉血解毒、清热通便、利尿通淋、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等作用;温热药多有发散风寒、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暖肝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辛味药多有发散解表、行气活血的作用,甘味药多有滋养补虚、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苦味药多有清热泄火、泄降逆气、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咸味药多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酸味药多有收敛固涩等作用。升浮药作用趋向上行向外,多有升阳举陷、解表透疹、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药作用趋向下行向里,多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积导滞、止呕平喘等作用。归经是中药对一定的脏腑经络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毒性是毒副作用大小及作用和缓或剧烈的标志。
由于同归一经的药物有寒热温凉不同属性,又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不同的区分,还有升降沉浮的不同趋向及毒副作用大小的不同特点,因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药性的不同组合是构成药物作用千差万别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将药物的各种药性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效,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药物。
为了安全有效地应用中药,还必须掌握中药的配伍、禁忌、剂量、服法以及调剂等基本知识。配伍是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性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一种以上药物合在一起使用。
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饮食禁忌和证候禁忌。
剂量指临床用药的份量,包括单味药及中成药成人一日量,也包括方剂中每味药物之间的比例用量。剂量的大小根据药物的性质、剂型、配伍、患者年龄、体质、病情及季节变化等多种因素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药事业蓬勃发展,在扩大药源、提高质量产量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药材的生产在普查药源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南药北种、北药南移、变野生为家种家养、引种驯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使中药材年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基本保证了药材的稳定供应。
例如,天麻引种成功,改变了“天生之麻”的野生状态;人参、三七、木香、黄连、附子、砂仁、泽泻、延胡索、山茱萸、枸杞子、地黄、当归、大黄、薄荷等地区药材引种成功,鹿茸由野生取茸到家养家放取茸,麝香、熊胆、牛黄、淡水养珠的人工培育,土鳖虫、蝎子、蜈蚣、蛤蚧、白花蛇、穿山甲、海马等的人工养殖,均使产量大大提高。
越南的玉桂,印尼、泰国的白豆蔻,美国的花旗参(西洋参)、西班牙的西红花等多种进口药材在中国引种都获得成功;通过多次普查,还发现了过去认为中国不产的儿茶树、诃子树、龙血树、胡黄连、荜茇、马钱子、安息香等;人工合成牛黄、麝香酮等的生产,都极大地扩充了药源。
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药材生产方面,在继承中药材传统生产经验的同时加强良种选育,如同位素照射育种、生物工程、杂交优势等方面的研究。
对引种成功的地道药材开展栽培技术的研究,包括栽培品种的地理分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态环境和人工条件对栽培品种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等。
还要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加强对甘草、黄芩、防风、知母、柴胡、猪苓等需要量大的野生药材及20多种进口药材引种栽培,特别是防止种子退化的研究,加强新的资源调查及开发工作。
在炮制技术方面,以传统方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为基础,进一步研究炮制的机理、炮制品规格的质量标准,并逐步统一各地区同种炮制方法的辅料规格、用量及操作方法,从而制定全国统一的炮制品规格质量标准。
还研究将现代化技术机械设备和手段,如电子、红外线自动化、太阳能应用到洗药、切药、炒药、烘干、包装等方面,使饮片加工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以提高饮片加工生产的水平。
在中成药生产方面已基本形成工业体系,国家批准的中药厂有500多家。经卫生部对全国7 000多种中成药进行整顿,使中成药生产逐步走向正规。除生产传统的中成药外,继续开发研制新产品。如冠心苏合香丸、清开灵、消栓再造丸、复方丹参注射液等。
今后中成药生产的发展方向是在继承传统中药制剂精华的同时,研究经方、验方、秘方、单方,从中筛选出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及其方剂;对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癌症、艾滋病等开展新药研制工作;将复方研究、有效药物筛选与理化研究、临床研究、剂型改革等相互结合起来,注重药物的速效、高效和长效,多生产剂量小、毒副作用小及服用、携带、贮藏方便的中成药。
重视生产设备、工艺的改进更新,以及严格车间净化、灭菌、包装等技术环节,使中药制剂工业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中药鉴定的研究工作,在充分发挥中药来源、性状、显微、理化等鉴定方法作用的同时,为逐步采用薄层、高压液相、气相层析法、核磁共振和质谱法、电子显微镜和电镜扫描、薄层扫描、细胞染色体组形、带形排列等先进的鉴别技术和方法创造条件,使中药鉴定方法逐步达到分子细胞水平,以确保鉴定质量。
(唐)苏敬等编:《新修本草》(尚志钧辑本),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合肥,1981。
(唐)孟诜编:《食疗本草》(谢海洲辑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宋)唐慎微编:《类证本草》(重修为《证和本草》祖本),北京图书馆保存,北京。
(明)李时珍编:《本草纲目》(祖本藏于上海图书馆等处,张绍棠本),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57。
(清)赵学敏编:《本草纲目拾遗》(张绍棠刊本),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63。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合编:《中药志》,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61。
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77。
凌一揆、颜正华编:《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90。
中药疗法治奶牛自汗症牛
中药材饲料可喂出药物鸡鸡
中药免疫养好鸡鸡
猪呼吸道疾病的中药保健方案猪
中药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怎样呢?
皮肤科与传染
纯中药药物治疗牛皮癣会有显著的效果皮肤科与传染
中药外用治疗银屑病皮肤科与传染
传统中医中药-----治疗白癜风,疗效如何?皮肤科与传染
用中药治愈白癜风的过程皮肤科与传染
血热牛皮癣中药方皮肤科与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