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
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9300万。
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
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
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1) 急性乙型肝炎:一般潜伏期为60天左右,起病比较隐匿,前驱期症状大多不明显,通常没有发热,一般症状如乏力、厌食、尿色加深、腹胀、腹泻或便秘、肝脏肿大压痛等与普通肝炎相同。
通常无黄疸,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或ALT)和谷草转氨酶(GOT或AST)上升较为缓慢。
病程较甲型肝炎为长,一般至少需要三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2) 慢性乙型肝炎:最常见的症状是疲乏,与劳累程度不一致,或休息后也不恢复。但各人对疲乏的敏感性不同,关注程度也不同。
疲乏是最不特异的症状,可出现在各种生理和病理情况,只能提请注意,难以就此作出判断。
食欲减退是教科书中描写最多的肝病典型症状,其实在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并不普遍,程度也多轻微。许多病人甚至还能耐受宴会应酬,但已不如病前贪吃。肝区钝痛却很常见,尤其在顾虑较多的病人。
忧心忡忡,夜不成寐,、抚肝怵然,疼痛不已。疼痛与炎症活动并不一致,虽不影响正常生活,却很难治疗缓解。
上述症状常在检出HBsAg后出现,也只是在检出HBsAg后才能赋予特定的意义。
有较多病人自诉尿黄。
尿黄可有不同情况:并非发病,只是饮水不足,或病人过度关注; 亚临床黄疽,虽无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可有轻度增高;无黄疸的较重慢性肝炎或已有肝硬化的病人可能由于尿胆原增高;较重的慢性肝炎出现黄疸。
(3) 重症肝炎:乙肝病毒导致的重症肝炎以亚急性重症肝炎为多见。
临床上常见在一段时间的乏力、厌食、恶心等肝炎症状后,突然出严重的出血倾向,如皮下的瘀斑、瘀点、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黑便)、黄疸明显加深,同时伴有神志的改变,如嗜睡、昏迷或狂躁等。
(4)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持续阳性,而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且肝功能正常。
(5) 其他系统表现:由于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乙肝患者还可以出现一些肝外表现,如动脉炎、皮疹、脉管炎、肾小球肾炎、关节炎、皮肌炎等
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主要靠化验检查。
常规检查有肝功能,包括血清胆红素(T-BiI)谷丙转氨酶(GPT)。
乙肝表面抗(HBsAg)等。
血清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升高,均说明肝内有炎症。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说明已感染了乙肝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