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科学教育网小李来为大家讲解下。中国驴协会会长,中国驴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1位网友观点:
皇太极即位之初,后金的国情并不乐观。由于汉人自古以来对少数民族都有一定的偏见和歧视。如今,后金却大肆压迫汉人,掠夺大量的汉人做奴隶,民族矛盾相当的白热化。
当然了,满族人也不断地受到汉人的袭击与反抗,后金在辽东的统治变得摇摇欲坠。
由于汉人不断地反抗后金的统治,尤其是经过战争蹂躏的辽沈地区,经济破坏非常严重。皇太极即位刚半年的时候,就遇到了大荒年,粮食奇缺,物价飞涨,社会秩序混乱,整个国家乱成了一锅粥。皇太极叹息说:“国民都快要饿死了,国家的经济也将要破产了!”
皇太极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与改革家。皇太极凭着自己敏锐的政治眼光,很快就找到了自己即位之初国家贫穷与混乱的根本原因。找出原因后,他针对时弊,对症下药,终于让他老爹留给自己的烂摊子得以修整与完善。同时,皇太极也通过调整政策,顺应民心,终于得到了汉族人民的认同。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领导的器重,多尔衮就是一个。在皇太极即位之后,多尔衮很受皇太极的器重,多尔衮对皇太极也是忠心耿耿,极力辅佐,为皇太极的事情奔走效劳,从无怨言。
皇太极下令除皇室祭祀,从大内贝勒到平民都不可以屠宰马骡牛驴,只可食用羊猪,且卖家不可以哄抬猪羊的价格,一旦有违反被查出,照例治罪。下该例令的原因是汉人、朝鲜族人、蒙古族人都善养畜,而满族人不擅长,若一味地宰杀,将来就没有用于战事负载的牲畜了。
明朝屡次背弃盟约,皇太极极为生气,亲自统领军队驻守到距关口仅两里的地方。各大将贝勒请求攻城,皇太极说:“我得上天眷顾,攻城肯定可以攻破,可是即使攻破城池却失去一两位良将,得到百座城池也不足以高兴”。可见皇太极对人才的珍惜。
皇太极想要讨伐明朝。他先和明政府的巡抚袁崇焕交换书信,讲求言和。袁崇焕信以为真,对崇祯帝夸下海口说五年内恢复辽国疆土。
皇太极趁其不备,假借科尔沁部落的道路,从洪山攻入明,长驱直入,直抵明京师燕,将明军围困数月。众将士请求攻城,皇太极说:“此地易守难攻,即使现在取了也不一定可以常守。”就领兵回去了。
皇太极是个非常有政治远见的人。皇太极深谙“唇亡则齿寒”的道理。他更深刻地知道大明朝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要自己再加一把劲,夺取明朝天下就指日可待了。
但是,毕竟大明朝在中原地区绵延了数百年,并不是那么容易就拿下的。于是,他就先拿明朝的同盟国朝鲜开刀,解除后顾之忧。果然,朝鲜被打败,还签订了“兄弟之盟”。
皇太极和他老爹一样,非常重视学习汉族文化,他还是一个“三国迷”。皇太极非常喜欢读明朝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他认为此书对指挥打仗很有借鉴作用。他还命令将这部书翻译为满文,使之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清朝的杰出将领。#历史冷知识#
第2位网友观点:
某网友整理了宋辽之间的20场战争结局:宋胜10,平1,负9,宋朝以微弱优势强于辽朝。
1. 白马岭之战:宋进攻,宋胜(辽军主帅被杀)
2. 高粱河之战:宋进攻,辽胜(驴车战神)
3. 满城之战:辽进攻,宋胜
4. 雁门之战:辽进攻,宋胜(辽军主帅被杀)
5. 瓦桥关之战:辽进攻,辽胜(宋军多名主将被俘)
6. 岐沟关之战:宋进攻,辽胜
7. 陈家谷之战:辽进攻,辽胜(杨业被俘)
8. 君子馆之战:辽进攻,辽胜
9. 土磴寨之战:辽进攻,宋胜
10. 唐河之战:辽进攻,宋胜
11. 徐河之战:辽进攻,宋胜
12. 子河汊之战:辽进攻,宋胜
13. 雄州之战:辽进攻,宋胜(辽军主帅被俘)
14. 瀛洲之战:辽进攻,辽胜
15. 莫州之战:宋进攻,宋胜
16. 遂城羊山之战:辽进攻,宋胜
17. 望都之战:辽进攻,辽胜(宋军主将被俘)
18. 澶渊之盟:辽进攻,宋战术胜利,辽政治胜利,以平局论
19. 宣和第一次伐辽:宋进攻,辽胜
20. 宣和第二次伐辽:宋进攻,辽胜
总体统计:宋胜10,平1,负9;辽胜9,平1,负10
第3位网友观点:
【奇诗一首,里面藏下了28位历代才子名人】中国文人,藏龙卧虎,诗词作品,浩如星河,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诗,一共只有14句,但里面藏有28位诗人、文人、才子、作家的作品。
如果你对中国古诗词和传统文化感兴趣,有积淀,就仔细找找看,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读下面这首诗,找一找,猜一猜,看看能找出几个人来?
梦织香草忠魂升,圣哲逍遥望鲲鹏。
笔究天人通史鉴,曲挑凤凰合琴筝。
洛水春潮寄思意,竹林绝响奏弦鸣。
先生门前垂五柳,天下墨香出兰亭。
一石之才得一斗,八代之衰起文宗。
酒醉天地仙人降,泪泣千古史诗成。
瘦驴锦囊寻佳句,童子胡儿唱君声。
无端锦瑟空垂泪,十里扬州醉春风。
杨柳岸边晓风起,赤壁滩头惊涛腾。
志在沙场抚宝剑,泪浸胡尘悲老翁。
江南才子醉三笑,愿为走狗拜青藤。
双生牡丹自寻梦,一扇桃花祭国忠。
鬼狐唱诗成人性,石头谱缘度前盟。
民族英魂化野草,论剑华山我为峰。
当然,答案也有,就在文末图片中,赶快收藏起来,找不出来也可以去看一看,学一学,记一记哦。
第4位网友观点:
太宗和太宗不一样,唐太宗和宋太宗同为第二代皇帝,在文治方面旗鼓相当,但在武功方面的差距却有天壤之别。
唐太宗灭梁师都,统一全国;北灭东突厥、薛延陀,把蒙古高原纳入唐朝的版图;西灭高昌国、焉耆国,把西域诸国纳入唐朝的版图;东伐高句丽,打破了高句丽称霸东北地区的野心。唐太宗建立赫赫武功,奠定了唐朝走向全盛的基础。
宋朝给后人留下的印象是“积贫积弱”,这也离不开宋太宗的“赫赫战功”。
978年,宋太宗不动兵戈,灭亡了吴越国。979年,宋太宗又御驾亲征,灭亡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重新统一了全国。这是宋太宗对宋朝,也是对中国历史做出的无法磨灭的贡献。
此后,宋太宗两次出兵北伐辽国,以收复燕云十六州。979年,宋太宗灭亡北汉后,不做任何休整,就御驾亲征辽国,结果在高粱河被辽军包粽子,宋军死伤惨重,全线溃败,身受箭伤的宋太宗乘驴车逃离战场,赢得了“高粱河车神”的网络绰号。
不甘心失败的宋太宗养精蓄锐,在986年第二次北伐辽国,不成想又失败了,还损失了号称“无敌”的大将杨业。从此,宋太宗放弃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想法,为宋真宗和辽国缔结澶渊之盟提供了条件。
此外,宋太宗没有消灭党项人世代割据的定难军,还引发了李继迁的叛乱,为李元昊建立西夏埋下了伏笔。
唐太宗是一个“一流政治家,一流军事家”的帝王,宋太宗则是一个“一流政治家,三流军事家”的帝王。宋太宗没有多少军事才能,却特别喜欢研究阵图(代表作是平戎万全阵图),还总是遥控指挥前线将领作战,真可谓是“纸上谈兵”和“将熊熊一窝”的强大综合体,也难怪宋朝军队的战斗力那么低下了。
宋太宗的失败给后代留下了严重的外患,宋朝在无力消灭辽国和西夏情况下,不得不用数量换质量,大量扩充军队,在边境囤积重兵,造成了“冗兵”的问题。
第5位网友观点:
#于月仙车祸去世# 警方通报于月仙出车祸原因:凌晨三点出发去参加活动,与骆驼相撞。
阿拉善盟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交警大队接到今日凌晨到事故信息后,立刻出警,刚刚发布警情通报:
2021年8月9号凌晨3时30分左右,于月仙乘坐的SUV车辆与路上的两只骆驼发生碰撞,事故造成于月仙不幸遇难,司机及其他乘车人受伤,两只骆驼死亡。
有网友说内蒙的路真的很危险,晚上很多道路都没有路灯,而且会有很多奇怪的交通工具或者骆驼横穿马路,例如驴车等等,他当年自驾去内蒙就因为撞上驴车,差点交代了。
而于月仙凌晨三点开车去参加活动,司机必然又困又累,而且路况又不好,没有路灯,车速过快的情况下撞上骆驼很危险,而且两只骆驼都没了,足以说明速度有多快,千万不要疲劳驾驶啊!
第6位网友观点: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
赵匡胤:“被黄袍加身”的宋太祖
960年,后周朝廷接到“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的奏报,匆忙派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赵匡胤在陈桥驿“喝醉酒后的第二天,稀里糊涂被黄袍加身”,于是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定国号“宋”,史称北宋。
登基后,赵匡胤发出“卧床之塌,岂容他人酣睡”的感慨,随即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逐一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分的统一。
他“杯酒释兵权”,解决了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但其“重文抑武”的政策,也拉开了宋朝屡被外族欺凌的序幕。
赵光义:“头上掉下个皇帝馅饼”的宋太宗
976年,赵匡胤与其弟赵光义饮酒,次日凌晨被发现在万岁殿逝世。关于宋太祖死亡原因,史书记载有N个版本,其中影响最大的则是“烛光斧影”。
太祖去世,赵光义兄终弟及,即刻皇帝,是为宋太宗。
979年,灭北汉,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
同年,赵光义北伐辽国,在高粱河展开激战,结果受伤中箭,乘驴车仓惶撤离。
986年,宋太宗派潘美、杨业等大将分东中西三路再行北伐。西路主将杨业因掩护军民南撤被辽军俘虏,在狱中绝食三日而死。
997年,赵光义驾崩,在位二十一年。
赵恒:伪造“天书”封禅的宋真宗!
1004年,在寇准劝说下北上亲征,与辽军会战于澶渊。当时局势有利于北宋,但因赵恒惧怕辽,于澶渊定盟和解,约为兄弟之国,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后,宋人均认为这是一个屈辱的盟约,为梳理民意,以宰相王钦若为首的朝中大臣,揣摩真宗心思,上演了一出天书封禅的闹剧:王钦若在泰山极顶人为的降了一块天书,大体内容是泰山神请宋真宗皇帝来泰山封禅。宋真宗借助这个闹剧,在泰山建立了天贶殿和碧霞祠。
1022年驾崩,在位二十五年。
赵祯: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的宋仁宗
1023年,宋仁宗继位时仅13岁。他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直至1033年才开始亲政。
1043年,赵祯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全面推行改革,以期遏止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及冗官、冗兵、冗费“三冗”现象,史称“庆历新政”。
1045年,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新政彻底失败。
1063年,赵祯崩逝,在位四十二年,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赵曙:“为生父名分”操醉了心的宋英宗
宋仁宗无子,赵曙幼年被接入皇宫抚养,成为仁宗养子。
1063年,赵曙即帝位,是为宋英宗。
英宗在位仅四年,将很大精力放在了讨论其生父名分上。
1064年,针对英宗生父名分之事,司马光、贾黯等力主称仁宗为皇爹,称其生父赵允让为皇大爷,中书韩琦、欧阳修等主张称其生父为皇爹。
1065年,韩琦等再次提出赵曙生父名分问题,引发了一场持续18个月的论战,这就是“濮议”事件。最后,韩琦、欧阳修说服曹太后,以太后作为强有力后盾,将英宗生父名分明确为“皇考”,也就是皇爹。
1067年,在位四年的宋英宗病逝。
赵顼:推行“王安石变法”的宋神宗
1067年,赵顼继位,是为宋神宗。
神宗继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
1070年,宋神宗擢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于是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均输法、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等新法先后颁行天下,变法进入高潮。
但是,变法遭到了以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神宗皇后为领袖,以苏辙、韩琦、司马光等大臣为核心的强烈反对,最终改革失败。
1085年,宋神宗忧郁而逝。赵煦继位,是为宋哲宗。
赵煦:英年早逝的宋哲宗
赵煦继位之初,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
1093年,高氏去世,赵煦开始亲政。哲宗大力打击元祐大臣,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甚至直指高太后“老奸擅国”,重用革新派,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使国势有所起色。
他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臣服。
1100年,少年时便有咯血宿疾的赵煦崩逝,年仅二十五岁,在位十五年。
赵佶:“艺术一流、当皇帝不入流”的宋徽宗
哲宗病死时无子,向皇后立赵佶为帝,是为宋徽宗。
宋徽宗是个牛逼的艺术家,他爱好绘画,画花鸟画自成“院体”。他利用皇权推动绘画,使宋代的绘画艺术有了空前发展。他还自创“瘦金体”。
他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
1126年,金军兵临城下,宋徽宗被迫将皇位禅让给太子赵桓。
1127年,与他的儿子赵桓一起被金人掳去。
1135年,被囚禁了9年的徽宗死于五国城。
赵桓:跟他爹一样屈辱的宋钦宗
宋钦宗即位后,改元靖康,在位1年零2个月。靖康之变时跟宋徽宗一起被金人俘虏北去。1156年,五十七岁的宋钦宗被金海陵王完颜亮命令赛马球,从马上摔下,被乱马铁蹄践踏死。
第7位网友观点:
宋太宗赵光义通过“烛影斧声”登上帝位,在赵普的配合下,以“金匮之盟”为政治幌子,经过几年时间的闪展腾挪,终于摆平了北宋王朝的内部关系,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接着,宋太宗就开始对外用兵,打算像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那样,建功立业,扬威天下。
当时,北宋王朝最想打的就是北汉。
北汉与后周、北宋之间一直是宿敌,双方仇怨极深,可谓是不共戴天。柴荣、赵匡胤都是还没有跟北汉进行决战,就离开了人世。现在轮到赵光义出手了。
但是,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那样的牛人,都铩羽而归,没能收拾掉北汉;宋军将士们想到这些往事,就感到双腿发软,心里非常害怕这次出征北汉,作战会遭到失败。
宋太宗赵光义虽然表面上意志很坚定,其实他内心深处也很忐忑不安。
宋军到了澶州,刚过河,有个穿着绿衣的官吏在路边高呼万岁,说有事上奏。
绿衣在当时是县主簿的衣着。县主簿是从八品,想见皇帝,他还不够资格。于是,护卫们白着眼珠子,大喊着让他滚开。
可是,此人好像是铁了心,见不到皇帝,就死活不离开。
双方吵闹起来,惊动了宋太宗。宋太宗问怎么回事,当听说是个主簿有要事求见,心想,这一定是军国机密,很可能和攻打北汉有关!于是,他喊了声“召见”。
很快,这个人屁颠屁颠跑进来,一边磕头,一边连呼万岁。
宋太宗问:“你叫什么名字啊?”
那人不说话,高高送上手板。那时的手板相当于现在的名片,不过,只有当官的才有。
宋太宗接过手板一看,龙颜大悦,马上下令,提升该人为将作监丞。官职是从六品,这家伙一下连升几级,从县里直接调到中央,成为皇帝身边的人。
宋太宗还高兴地说:“这次出兵必胜!”
出征的文武大臣们都揣测:这小子一定献上了什么妙计,才使皇帝龙颜大悦。
果然,宋军一路获胜,连奏凯歌,没费什么劲儿,就攻下太原,灭掉了北汉。
于是,宋太宗更加高兴,不顾大臣们的劝阻,准备乘胜攻辽,拿回被辽国侵占的燕云十六州。
谁知,随之而来的,却是有宋以来的一场大败,即高梁河大败。
宋军由于征伐北汉时已经师老兵疲,没有得到休整,战斗力下降了。所以宋军被辽军打得丢盔弃甲,宋太宗也中了一箭,坐驴车逃跑,险些血染沙场。
大家气愤不过,纷纷询问那位将作监丞究竟出了个什么馊主意。一问之下,才得知那个家伙并没出主意,仅仅是凭借自己的名字吉利,才升了官。
他的名字叫“宋捷”,寓意是宋朝必定获得大捷。
他之所以死缠着求见皇帝,就在于此。而宋太宗之所以提拔他,并断言战则必胜,也在于此。
第8位网友观点:
为什么宋朝要和金朝订立“海上之盟”共同征讨辽国?
人生充满了偶然,历史也如此。
北宋政和七年(1117)七月的一天,宋徽宗接到来自登州知州王师中的一封奏章,称截获了从辽国乘船逃难出来的一行人,其中带头的名叫高药师。他们透露了关于北方的“好消息”—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在两年前建立了金国,并不断进攻辽朝,辽天祚帝发兵征讨,结果大败,金军愈战愈勇,辽国的覆亡几乎已成定局。
宋徽宗得到这个消息大喜过望,他回想起先祖有关统一大业的种种艰辛:宋太祖、太宗曾多次征讨辽国,却一再受挫,一直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十六个州,包括今天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等地),在“高粱河之战”中宋太宗还身负重伤,乘驴车逃回,后郁郁而终;宋真宗时代,还和辽国签订了并不光彩的城下之盟—澶渊之盟(参见本书上文“为什么宋真宗在战场有利的情况下,还要同辽国签订澶渊之盟”一题)。此时,宋徽宗认为,如抓住时机用兵,宋军将占优势,有望收复“燕云十六州”,实现先祖“大一统”的愿望。善于迎合宋徽宗的蔡京、童贯也建议派人与金朝接洽,联金抗辽。于是,宋廷派使臣浮海与金国会盟。对于宋廷联合攻辽的建议,完颜阿骨打也表示同意,并派出使者前往开封商议。
宋金之间谈判的重点是灭辽后“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宋廷认为“燕云十六州”本是宋朝国土,此次理应全部收回;但金朝只同意将其中燕京一带划归宋朝,并认为战场上谁打下的地盘就应该归谁,这与宋徽宗借助金兵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初衷有很大距离。对此,宋廷虽不乐意,但最后也答应下来了。双方还商定取胜后两国以长城为国界,宋将原输辽岁币送给金国。此约史称“海上之盟”,时在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
盟约签订后,宋廷派童贯率精兵十万北征辽国。童贯原以为中原军队征辽,自会得到燕云百姓的热烈拥护,但一路上并未见到有百姓欢迎;而在辽军阵前,宋兵畏缩不前,两次冒险进攻燕京都铩羽而归,最终还是请金兵入关,才攻下了燕京城。
战场失利,宋廷在谈判桌上自然缺乏“底气”。眼见宋军如此不堪,金朝别说不想让宋收回“燕云十六州”全部领土,甚至对此前双方关于燕京一带归宋的约定也心有不甘。一番讨价还价后,金朝除要求宋廷每年交付岁币50万两之外,还需另行缴纳100万贯代税钱方可“赎回”燕京城,宋徽宗只能全部答应;最终,金人又向宋廷索要了20万两犒军费,在对燕京城大肆剽掠一番后,才把一座空城交给宋廷。
金军撤走之后,童贯率军进入的燕京城几乎成了一座废墟,但宋徽宗对此似乎并不在意,还对童贯等人大加封赏。他觉得自己立了旷世之功,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殊不知辽国灭亡后,宋与金国直接接壤,所面对的是一个更为强大的敌人;而且,在此次结盟灭辽中,金人已看清了宋朝的腐朽与软弱,几年之后,金兵的铁蹄再次南下,他们要取的是大宋江山。
自然,此时沉醉于歌舞升平中的宋徽宗不会想到,不久后自己将沦为金人的阶下囚,最终客死在遥远的北国。
本文中国驴协会会长,中国驴盟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