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5000名学生穿戏服跳川剧操,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文化?

5000名学生穿戏服跳川剧操,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文化?

提起之前的课间操,大家的脑海里第一印象就想到“七彩阳光”、“舞动青春”这种典型的广播操。但随着社会上风貌标新立异,不少学校也逐渐摸索起自己特色的课间操。

近日,四川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千人齐跳川剧操的视频引起了不少网友的注意。视频中,5000名学生在操场齐跳川剧课间操,有的学生还穿上戏服在前排领操,场面十分壮观。

学校艺术中心主任申君华表示,这套简易川剧版课间操是学校和非遗中心共同创编的,她说:“我们的下一代不能忘了这个艺术瑰宝,希望能通过课间操在学生心中播下传承的种子,将川剧发扬。”

近年来,川剧面临着传承的生态危机,观众减少、演员断层。为了传承和发展川剧,四川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与绵阳市非遗中心一起创编了简单易学的“川剧操”,希望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传承的种子。“川剧操”集川剧音乐、身段、表演于一体,结合广播体操的基本要求,约6分钟,8套动作。在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的试点过程中,全校师生同时进行练习并表演,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间操。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

川剧的名称,始见于清末民初,当时叫川戏,后来统称川剧。这虽然只有八十多年,早在明代即有戏班在省内各地演出。川剧史家、艺术家们谈到川剧的源流沿革,还有追溯到晚唐“杂剧”、南宋“川杂剧”的,甚至有川剧高腔尚早于江西“弋阳腔”、清代蜀伶魏长生所唱秦腔系四川之“秦腔”种种不同的说法

川剧是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川剧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的传承,在于潜移默化的影响,得益于文化自信的不断提高。地方特色文化进校园,缺的就是合适、有效的载体,怎么样活态化的传承、发展,让传统地方特色文化焕发新生,四川一学校5000名学生穿戏服跳川剧操给我们做出了非常好的探索和示范。其实各地都在开发校本课程,相信只要找对了路,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会越来越光明。

5000名学生穿戏服跳川剧操,戏曲中川剧作为我国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进行学习有利于非遗的传承。

我觉得这体现了一种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举动,因为传统的文化总要有人继承嘛。

5000名学生穿戏服跳川剧操,我认为这体现了现在大家对国粹的热爱,是对汉文化的传承。

5000名学生穿戏服跳川剧操,这体现了一种尊重我国传统的艺术文化,这说明我们国家已经开始重视保护我国的优秀文化,也能够是学生们能够学习到一些传统的艺术,我认为这种行为特别的好,值得肯定。